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闽发前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12:01 《法人》

  闽发证券成立于1988年5月,创办之始为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下属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1996年7月,人民银行下发各级分行与所办证券公司脱钩的通知,闽发证券开始与人民银行脱钩。同年,中国凯利实业公司入主闽发证券。当年12月,闽发证券的资本金增至10919万,凯利公司持有600万股,持股比例54.95%。吴永红任法人代表的福建协盛公司持有1000万股,占股比例约为10%。

  吴永红一度被认为是当地资本运作的“高手”,他的“事业”是通过向泉州市一信用社借款3000万开始实现的。吴永红利用这笔资金,通过反复抽逃,在全国各地注册2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互相担保,向银行贷款数亿元,收购闽发证券等企业的股权,一跃成为福建的“资本大鳄”。

  1999年3月,凯利公司所持有的闽发证券股权对外转让。同年8月,由吴永红操控的

福建协盛、石狮融盛等五家企业趁机受让了凯利公司的全部股份。2000年11月,闽发证券增资扩股至8亿元。吴永红利用闽发证券大股东的身份便利,操纵属于自己的福建协盛、石狮融盛等公司,挪用闽发证券客户保证金、违规银行贷款,虚假“注资”闽发证券,持有其超过51%的股份,完全控制了闽发证券公司。

  为了维持资金链不断掉,闽发证券盲目扩大委托

理财,许诺客户保底和高息。近年我国
股票
市场长期的熊市,使得闽发证券重仓持有的股票难以出手,市值严重缩水。于是,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吸纳更多的高息理财资金成为闽发证券保持“资金链”不断的唯一选择。

  闽发证券的巨额资金主要有五个去向:重仓持有A股市场的几只股票,进行国债交易,炒卖期货,汇出境外炒H股以及流入吴永红和张晓伟个人控制的公司。闽发证券对深沪交易所某三只股票流通盘的控盘比例一度高达97%、60%和40%,亏损严重。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统计资料显示,按国债现货交易量排名,闽发证券在2001年列上交所所有会员单位的第二名,2002年名列第一,2003年8月,国债市场出现震荡,闽发证券损失惨重。闽发证券收购期货经纪公司,自己操作期货买卖,造成巨额亏损。闽发证券的资金还通过地下钱庄等渠道流向境外市场,炒卖H股。

  2004年4月初,张晓伟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深圳警方带走后,广大投资理财客户纷纷到该公司各营业网点挤提理财资金。由于闽发证券公司严重违规经营、大量挪用客户保证金,造成巨额亏空,无法按时兑付投资理财资金,更加引发了广大投资者的不满。

  2004年10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告,称闽发证券属于严重违规经营,为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合法权益,决定委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对闽发证券进行托管经营。由此,这家挣扎了半年多的问题券商得到了最后的定性和归宿。

  根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闽发证券托管经营组的最新统计数字,闽发证券的机构债务为95亿元,个人债务为9.6亿元,扣除15亿多的应收账款,亏损总额高达90亿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