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半年报披露有新现象 机构集体实地调研上市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6:31 新民晚报

  半年报详细披露机构到上市公司调研情况

  机构扎堆联合调查耐人寻味

  今年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逐渐展开,尽管目前披露的数量不多,但有一些新现象值得谈谈,特别是机构到上市公司调研情况很耐人寻味。

  半年报有些新变化

  今年半年报最大的变化是实施新会计准则,尽管第一季度的报告已经按新会计准则编制,但由于季报比较简单,还不能完全看清楚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而半年报编制比较完整,更能明白其中的变化。

  总体上看,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更加全面完整,特别是很多细节方面,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可以了解得更清楚。

  同时,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给上市公司增加了利润,主要是新增加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包括股权价值变动和投资性房产价值变动,有些公司依靠这个增加了收益。

  今年的半年报要求将金融性资产股权单列,这使得各公司的金融股权一目了然。原先,投资者必须翻看年报或半年报的“长期投资”项目,才能搞清该公司持有哪些金融股权以及成本是多少,非常麻烦。今年的新规定极大方便了投资者。

  机构集体实地调研

  今年半年报还有个新变化特别值得一说,而这个项目一般的投资者根本不注意。半年报有个内容,将上市公司接待有关机构的调研情况一一列出,非常详细,使我们了解一些机构的动向。比如,昨天公布半年报的山西三维(000755),就详细披露了这方面的内容。

  今年上半年,山西三维接待的调研机构多达53家,绝大部分是基金公司,也有证券公司、咨询公司以及私募基金的人员。其中,1月、2月、3月、5月、6月都有人前往调研,人数最多的是3月份,特别是3月14日,公司接待了一个庞大的调研团,有32家机构集体到公司调研,光海通证券就有多个部门人员参加调研,基金方面有上投摩根、博时、景顺

长城等15家基金,还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此外,一同前往调研的群益国际控股、深圳市红筹投资、无锡智慧投资、新同方等这几家机构名字比较陌生,看起来像私募基金。

  为什么这些不同的机构会一起前往调研?是谁在中间牵线?一般说来,无论基金公司还是证券公司,投资决策都是单独的,为了寻找一个好项目,应该单独前往调研才对,否则不是将信息公开了吗?

  而这种集体调研的情况记者在其他公司的半年报也看到过,说明目前机构联合进行调研的现象比较普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投资的时候,他们也会联手呢?就说这个山西三维,持股数非常集中,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人均持股数超过7000股,与今年第一季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前十大股东基本上都是基金、券商和民间资金,各机构究竟是无意间各自买入的行为,还是有意的互相联手行为?

  看看这些共同调研情况,我们至少可以发现,目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之间是有着联系的。

  本报记者 连建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8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