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外资券商“粉墨登场” 瑞银证券博得IPO头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 09:55 国际商报

  7月12日,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录A股市场。至此西部矿业(601168)成为第一家由外资券商瑞银证券提供保荐和承销服务的公司。

  西部矿业是全国第二大铅精矿生产商、第四大锌精矿生产商及第七大铜精矿生产商。据悉,该公司下属数个矿山正处于试运营或改扩建阶段,未来产能将进一步提高。按发行后股本摊薄计算,该公司2005年每股收益0.216元,2006年每股收益0.635元。

  瑞银证券是由北京国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瑞士银行有限公司、中国

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金融公司(IFC)对原北京证券重组后共同出资组建的证券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4.9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首个准许拥有内地证券公司管理权的外资机构,也是外资拥有全面证券经营牌照的首例。

  5月份,中美战略对话期间,中方宣布了一系列金融业改革,其中包括下半年取消外资券商进入内地市场的禁令,并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允许外资券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业务的种类。此外,同时放宽的还有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合资证券公司可获得所有经纪业务、自营交易和基金管理业务许可。这些举措意味着外资券商将能够为国内投资者直接提供金融服务,而且也是中国政府提前兑现了加入WTO时关于证券业开放的全部承诺。

  

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对此表示,外资券商开始从事保荐、承销的服务,这使国内券商在保荐、承销上的压力增大,就在红筹回归的大项目上,竞争必然更为激烈;而且一般外资券商在H股的运作上有很长时间的基础;其他业务上双方也慢慢地开展全面竞争,这与银行业的情况相同。

  欧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大诚也对记者表示,对于西部矿业由外资券商瑞银证券提供保荐和承销的事情,业内已知晓。他认为,虽然外资可以获得在华从业资格的准入,但是在项目运作上还存在着一定困难,譬如

证监会的审批、与投资对象的沟通及人脉资源的开发等等,而且外资券商之间也存在竞争。此外,他还表示,外资券商参与中国的A股市场是件好事,这是中国金融证券领域开放的第一步,而且也只是一个开始。

  中外券商“台后”论长短

  在取消对于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的禁令之前,外资券商早已通过各种方式间接进入了国内市场。这些外资券商所打的“旗号”基本上都是保荐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现在,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与内地券商竞争了,虽然西部矿业的IPO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内券商带来了压力,但大多数国内券商对此的态度也还是比较坦然。

  此前,美国格林证券董事孙飞对记者表示,格林证券在华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就是推荐中国公司到海外市场上市融资;并且亿泰证券人士杨胥也表示过,其公司主要业务也有这一项。记者致电日兴柯迪证券时,公司则对其业务范围缄口不谈。似乎中国企业对于外资券商的业务也仅关注海外保荐上市的方面。然而,对于外资券商拉动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的举动,则是有关部门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中资券商不愿意看到的。

  2006年以来的大牛市让国内券商不再缺少资金,但是中、外券商围绕人才资源的争夺却非常激烈。外资的进入,必然导致金融行业人才被摊薄,而企业人才的流失继而会引起客户的流失。

  长久以来,国内券商一直被业务范围狭窄、业务同质所困扰。盈利结构主要为手续费收入、自营证券价差收入、证券承销收入以及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所占比分别为49.20%、23.18%、10.20%、1.89%。就美国券商而言,经纪、自营和承销三项业务仅占券商总收入的45%左右。

  由于不合理的传统盈利模式,国内券商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弱。当市场行情下跌和交易量萎缩时,券商的经营将会举步维艰;而国外券商由于经纪、承销与自营收入占比不超过50%,二级市场的波动不足以影响到其生存。

  合资券商成“样板”

  引进外资旨在帮助国内券商在风险控制等方面可以借鉴成熟经验。而作为外资参股达到24.99%的瑞银证券这次在业务上得了头彩。今年初,瑞银证券已在中国取得券商的“全牌照”,而承销西部矿业只是一个开始。瑞银证券还是中国首个被准许外资机构拥有内地证券公司管理权的外资券商,同时也是外资拥有全面证券经营牌照的首例。

  去年9月瑞银重组北京证券方案获国务院批准,而去年6月原北京证券研发部业务经理刘景德曾对记者表示,重组北京证券的消息已经在其公司内持续近一年的时间。根据当时的协议,瑞银以不超过17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获得重组后的新公司20%的股权,并拥有管理权。通过资产注入的重组方式,瑞银拥有了一家无需承担历史遗留问题的新公司。

  此前,高盛已联合联想集团等成立高盛高华证券,美林也与华安证券创办了合资公司,而瑞银证券则是外资券商拥有自身品牌的首例。这就意味着瑞银集团在抢夺中国内地券商业务方面,已经走在高盛、美林等竞争对手之前。

  瑞银证券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其新闻发言人在香港,但是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在北京进行。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瑞银来说,在中国内地建立自己的品牌,将对它未来业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之紧接着红筹的大规模回归,对于瑞银来说不仅是一块“肥肉”,更是打响自身品牌的一次绝佳机会。

  并且,中石油(857.HK)已聘用瑞银证券、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为A股主承销商。中石油公告指出,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在上海证交所发售最多40亿A股的申请。其有可能于11月前首发A股,欲融资450亿~500亿人民币。不仅如此,瑞银证券已以高薪挖走了中金公司做中石油回归A股的投行团队。瑞银证券不仅成了合资券商中佼佼者,而且在与本土券商的竞争上也不甘人下,似乎要在中国大展一番拳脚了。

本报记者 刘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