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催生新庄股喜新厌旧 投机氛围渐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2:39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朱昆锋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这不仅仅是上汽股票自然除权价低于承诺接盘价的原因,事实上,最近几个交易日复牌的G股,二级市场走势都存在贴权的情况。”10月25日,G上汽(600104)董事会秘书张锦根这样对记者表示。
此前一天,复牌后的G上汽股票,刚刚上演过一场让投资者惊心动魄的多空交锋。“G上汽的股价与成交量异动,应该是机构投资者的抛售行为。”广东证券分析师魏东认为,“随着股改进程渐趋稳定,二级市场的机会与风险也开始有所分化,一批‘新庄股’开始显山露水。” “新庄股”喜新厌旧 监管力度的加强,逐渐使得一批老庄股无处遁身,但资本市场的投机套利行为永远不会消失,股改政策推进之下,一批机构投资者也顺应政策改换思路与操作手法。 “像G上汽这类人均持有流通股1万股左右甚至更多的上市公司,大多都是机构投资者的聚集地。”魏东说。而港澳资讯提供给记者的数据则显示,以2005年6月30日为基准日,沪深股市人均持有流通股数(流通股总数/上市公司股东总数)在800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约有106家。 如果把这些筹码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称为“新庄股”,则在已公布第三季度报告的“新庄股”中,机构携巨资短线进出的迹象相当明显。 从已经公布季报的几家G股公司来看,在所谓“新庄股”中,G韶钢、G金牛和G上港在股改之前和三季度,都存在多家机构携资金进行短线操作的情况。 对比上述三家公司的半年度报告、第三季度报告以及股东大会对股改方案进行投票时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股情况,其共同点在于:股改前或股改之初机构纷纷介入,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三季度,机构纷纷减仓,人均持股数也随之下降。 “从公开的数据资料可以看出,近期复牌的G金陵、G张江重新开盘后股价大幅贴权的走势,以及前期复牌的一些G股的持续下跌,大多都与机构的‘喜新厌旧’有关。”港澳资讯分析师乔光豪说。 反观其他刚刚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相比半年报时的数据,三季度报告则大多显示机构介入、筹码进一步集中的情况。例如黄河旋风(600172)十大流通股中的机构数由1家增加到6家,持股总数则由80.57万股增加至1565.51万股;宝钛股份(600456)十大流通股中的机构则由1家增加至10家,机构持股数也由142.95万股增加到1683.18万股。 但这些统计并不具有绝对意义,因为“投资者对股改概念已经不再有很大的新鲜感,即使在股改行情刚刚启动时,也不是每家上市公司的股改概念都能作为很好的炒作题材。”魏东认为。 投机之门大开 人均持有流通股数量这一指标,以前被称为“照庄镜”,现在却同时也是显现公司股改方案是否会有利好的一面镜子。 “机构高度控盘的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改方案往往会有利于流通股股东。”天一证券分析师张冬云认为,这种情况下,非流通股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沟通更加快捷,股改方案更趋于合理。而公开资料显示,包括索芙特(000662)、万科A(000002)等在内的人均持有流通股超过1.5万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在股改方案首次披露后,都迅速做出有利于流通股东的修改。 “股改方案如何修改以及能否顺利过关,更多地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张冬云说,小投资者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所以参与股改表决的热情不高。流通股东参与投票率最低的一家公司G渝路桥(600106),其流通股股东投票率还不到13%,这进一步折射出“新庄股”在股改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影响力量。 与之相应,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新庄股”的存在也使得小流通股东在投资决策上处于不利的位置。 “股改带来的投资机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较为常见的是上市公司股改方案出台前庄家开始介入,股改方案通过、公司复牌后庄家伺机退出。”一位“大户”投资者李先生称,“不排除部分进出的资金获得股改内幕消息的可能。” 一位券商人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保荐机构操作一家公司的股改方案,从始至终的总费用也就200万元左右,利润并不丰厚,大家仍然挤破脑袋争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借此获得内部消息。” 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日前在深圳一次会议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也曾表示:“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往往更方便得到一些‘内幕消息’,他们可以在一批具有股改概念公司的股改行情结束后就把手中的股票卖掉,再介入下一批股改公司。” 较多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大资金主导下的轮番概念炒作,使得个股行情难以预测,持有更多流通股的普通投资者很容易就被套牢,因此很难支撑大盘长期稳定向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