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调查显示:民营上市公司质量逊于非民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05:5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剖析212家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上证所研究中心得出结论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状况总体上比非民营上市公司差。尤其是通过买壳方式上市的民营企业,经营业绩极差,成为拉低民营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原因。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日前撰写的《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5):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得出的结论。

  这份报告以截至2004年底在上证所挂牌的212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涵盖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市场进入的动因、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和行为特征等一系列内容。因此,可看作是一份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全方位的实证研究报告。

  统计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远远落后于非民营性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2004年,全部沪市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9.57%,每股收益达到0.26元,而沪市全部民营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2.30%,每股收益只有6分钱。

  从民营企业上市的三种方式,即

新股发行(IPO)、买壳(借壳)和管理层收购(MBO)来看,IPO类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强,这与IPO程序对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筛选作用有关。2004年,以IPO方式上市的民营企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68%,每股收益为0.13元,是民营上市公司中最好的,但也只及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一半。MBO类民营上市公司次之。而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整体业绩最差,已沦为市场的绩差群体。未来,IPO将成为民营企业上市的主要方式。

  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2004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5%,每股收益为-0.06元,总负债水平也最高,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对于导致买壳上市民营企业业绩较差的原因,报告分析主要有三点。第一,民企与原有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方面的磨合冲突,导致买壳上市后企业业绩难以迅速改善。第二,壳公司历史包袱难以短期内清理,经营形势难以在短期扭转。第三,部分民企买壳动机不良,有圈钱和操纵股价的嫌疑。

  报告还验证了市场普遍关注的民营上市企业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其中发现,民营企业渴望上市的原因很多,突破融资瓶颈只是动因之一,希望借资本社会化的契机,提高公司的社会知名度,转换经营管理机制,迅速提升企业核心

竞争力,也是民营企业上市的动力所在。民营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失衡。沪深两市截至2004年底的336家民营上市公司中,广东、浙江两省公司家数在总数中所占比重达到1/4;而从行业分布来看,以IPO方式上市的民营公司更集中于传统行业;通过壳资源交易上市的民营公司的行业分布则向新兴行业有所倾斜。

  作者:记者 王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