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北京证券重组有双重突破 瑞银集团花钱买门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4日 13:47 和讯网-《财经》杂志

  瑞银集团重启外资“花钱买门票”之途,建银投资履行市场化重组之诺

  本刊记者 于宁/文

  在今夏汇金公司、建银投资主导的12家证券公司重组启动之时,决策者曾多次强调将走“市场化重组”之路。但迄今已经定盘的多宗重组案,从银河证券、华夏证券,到国泰君
安证券、申银万国证券、西南证券,但见来自汇金与建银的总额过百亿元的资金注入证券公司;至于“市场化”之承诺落在何处,观察者仍感茫然。

  直到9月底,来自欧洲的瑞银集团(UBS)宣布参与北京证券重组。决策者早先“市场化重组”之诺,终于产生第一个接近完整的案例。

  9月27日召开的北京证券股东大会上,通过了20天前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组方案。据此,北京证券即将寿终正寝。取代它的,将是第一家全牌照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而外资瑞银集团,将成为这家证券公司实质上的最大单一股东。

  随着交易细节渐次披露,瑞银集团的操作路径清晰呈现:其出资17亿元,但仅在一家新成立的综合性证券公司(为叙述简便,下称新北京证券,原北京证券称为老北京证券)中拥3亿元股本,对应于20%股权;其余14亿元则投入重组进程,最终成为老北京证券清偿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

  外资“花钱买门票”进入中国证券业,始于2004年的高盛高华证券公司。高盛向中国政府捐赠5.1亿元,以解决海南证券关闭之时的个人保证金支付,由此启动一整套进入中国证券业的方案——向方风雷等六位自然人贷款,后者与联想控股设立综合类证券公司高华证券,高华证券与高盛合资成立高盛高华证券,高盛在其中持股33%,并可在监管政策许可时,从方风雷等人手中回购高华证券股权。

  高盛开此先河,其中几多坎坷,门径方才打开,随即濒于关闭。今年启动12家券商重组,在证券公司及其主管部门看来,既有最终来自央行的“容易钱”可得,用“门票”换外资的动力更趋衰减。由此,瑞银集团参与重组北京证券,不可以个案视之。借助外资化解证券公司风险的“花钱买门票”路径,有望重新开启,并有效扩展市场化重组证券公司的空间。

  据记者了解,重组方案结构如下:

  ——建银投资出资14亿元,成立一家全资拥有的公司(下称留存公司);

  ——设立新北京证券,注册资本15亿元,其中建银出资10亿元,占67%股权;

  ——留存公司以4.9亿元入股新北京证券,占股33%;

  ——新北京证券以4.9亿元向老北京证券收购其证券牌照及优质证券资产;

  ——留存公司以其余9.1亿元收购老北京证券所余下的

不良资产,包括保证金缺口、个人债务、机构债务以及其他非证券类资产;

  ——建银投资以100元的象征性价格,将留存公司转让给老北京证券原股东;

  ——建银投资将所持的67%股权中的53%分别转让给瑞银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和国际金融公司(IFC),比例分别为20%、14%、14%、5%;建银投资所持股权由是减持至14%。

  瑞银为20%股权支付总计17亿元,其中3亿元变成新北京证券的股本;其余14亿元,很明显,正是建银投资对留存公司14亿元投入的来源。正是这14亿元资金注入,启动了整个重组进程。预计这笔资金将足以支付全部保证金缺口及50%左右的机构债务。

  对建银投资及汇金公司来说,这无疑是迄今投入最小的一宗证券公司重组案。建银投资总投入为24亿元,随即通过股权出售回收22亿元,实际投入仅2.1亿元,同时仍持有新北京证券14%股权。

  这是一个值得祝贺的成就,与银河证券等超过50亿元注资规模的重组案相比判若云泥。瑞银集团投下重金,拿到的是一张分量颇重的“门票”;新北京证券是一家全新的、资产干净的公司,在法律上与留存公司完全隔离;瑞银不会受到原北京证券留存风险的任何影响。

  更重要的是,从记者所了解的情况看,瑞银名义上持股仅20%,但在未来的新北京证券中的影响力绝不止于此。瑞银将获得公司董事会席位的一半,并拥有管理权。

  瑞银之所获,已经超出了中国证监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规定范围。目前,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业务包括承销、外资股(B股和境外上市的外资股)的经纪、债券的经纪和自营以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不包括A股经纪业务。即便高盛进入中国,亦需在结构中安排全内资的高华证券,方可从事全面的证券业务。作为一家合资证券公司,新北京证券案之所以获国务院特批,正凸显瑞银集团所获门票的分量。

  不过,以瑞银总投资17亿元所获20%股权折算,每股实际价格在5.66元。业内认为这一价格还是较高。IFC、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中粮集团投资新北京证券,是由瑞银介绍而来;加上建银投资所余14%股权很明显最终仍会脱手,所以,新北京证券的股权结构未来发生变动的可能性不小,甚至不排除在整套安排中含有瑞银增持股份的期权安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