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国资考核体系引入市值考核 需防道德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09:25 证券时报

  □阮文华

  近日,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市值引入国资考核体系。市值引入国资考核体系,在我国国资管理体制中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我国国资管理人员,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市场化风险意识,特别是资本市场的风险意识,与国家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不敢承担风险和满足于完成计划指标任务的管理意识依然较浓。所以,市值引入国资考核体系,要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还需要一些制度来配套。

  首先,应完善目前执行的《企业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将市值考核指标纳入整个考核体系之中时,应区别国企的管理特点及国企负责人的市场化适应程度,考核时应做到分类考核、分类监管、有序进行;在考核时可设不同的考核权重,不可搞“一刀切”,特别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及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央直属企业和地方国资企业区别开来。在市值引入国资考核体系时,有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以保持大型国企在转制和转轨过程中,保持国有股控股地位的前提下,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其次,加强内控控制制度管理。国资企业应保证市值考核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可设置国有企业市值考核管理委员会或办公室,专职负责国资企业的市值的考核工作。考核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到市值考核与原有的国有净资产的考核有很大不同的特点,灵活运用。

  第三,建立与市值相配套的动态跟踪考核体系。管理层也应建立国资企业

股票市值变化的监控制度。对因二级市场的操作引起的市值大幅度波动和变化,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惩罚,以维护市场秩序。这需要国资上市公司建立市值变化的定期发布制度,以接受市场和投资者的监督,防止信息寻租行为的发生,防范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另外,还应注意规范国资财务管理,防止财务信息虚假造成的信息失真,引起市值的非理性波动,规范国资管理人员的任职期限,建立短、中、长期的股权激励机制等,兼顾国资管理人员的即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