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央行拯救券商 > 正文
 

西南证券秘调人事机构 两股国资力量令股权生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8:55 《时代信报》

  9月2日,西南证券在半年时间里进行低调重组,终于获得了汇金公司10亿元的股本金进入及10亿元的低息贷款;同时,重庆市重庆渝富资产管理公司出资3亿。重组宣告初步完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券商在国有资产的力挺下浮出水面。

  两股来自国有资产的力量立即改变了西南证券的股权组成情况,国有资产的注入并控股预示着西南证券将作为重庆的重要金融工具带动重庆经济的发展。按照重庆市政府为西
南政券在重庆资本市场的定位,其机构组织必须进行重大调整。

  于是,一场鲜为人知的机构和人事变动在西南证券内部悄然进行。

  整合机构清理冗员

  9月5日,西南证券在上报给重庆证监局、国资委、金融办的一份工作简报中提出对重组后经纪业务的调整方向。

  《西南证券经纪业务改革思路》第二条中提到:“营业部负责人通过公开竞聘产生”。这完全否定了西南证券重组之前的中干提拔程序,据西南证券办公室主任张利介绍:一直以来,该公司都是通过高层直接任免项目负责人,数年来一直按此操作。

  事实上,西南证券通过竞聘产生中层领导已经在上月就开始秘密进行。而这样的改变是从8月9日原重庆证监局副局长蒋辉到任西南证券董事长开始的。

  蒋辉上任后,立即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完成汇金公司注资的两个条件:清核、填平客户保证金窟窿;建立保证金第三方独立存管。除此之外,蒋辉将另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考虑西南证券今后的发展策略上,一旦国家的资金全部到位,西南证券定位于“服务重庆本地资本市场”的功能将需要更有针对性的部门和机构去完成。

  在此前的半年时间里,西南证券重组小组经过长期的调查,除发现大股东抽逃资金等资本市场上的重大问题外,在清查其原因时还发现整个公司管理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冗员过多、职责不清”等隐患最终促使西南证券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曾作为西南证券重组小组副组长的蒋辉深谙机构调整对于西南证券成功重组的重要意义。他到任8天后,西南证券就发布了《关于公司(西南证券)职能部门机构设置的通知》。据称,其目的是“整合机构、清理冗员、甄别职责”。

  实际上,蒋辉试图在最短时间内改变西南证券机构组织中沉疴的决心在这之前早有体现。一位西南证券的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8月9日蒋辉上任之后,便带领公司部分高管到公司各部门、员工中听取意见,了解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竞聘掀起人事风暴

  西南证券与机构重组同时进行的还有人事制度的调整。“此次改革的力度与广度都是公司组建以来空前的。”因为即将产生的数十名中干将掌握数十亿资产的命运和走向。

  8月12日,西南证券职能部门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消息已经被其员工得知。据张利介绍,此次竞争上岗采取了在普通证券公司难得一见的竞聘机制。西南证券还为此专门设立了竞争上岗办公室,由董事长蒋辉担任组长。

  8月27日、28日,西南证券职能部门举行了中层干部竞聘演讲答辩,场面类似于国有企业的任人选贤,35位符合条件的的报名者逐一进行了演讲和答辩,27日的答辩持续到晚上近11点。

  “为了体现竞聘的公平和公正,公司还采取了‘四三三’的评聘制度。”张利告诉记者,即由公司6名高层组成公司领导考评组,评分权占总分的40%,中层干部24人组成中干代表考评组,评分权占总分的30%,群众代表23人组成群众代表组,评分权占30%。

  “中干代表考评组的成员由重庆地区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以及部分外地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据称,在竞聘中,还采取了同部门回避和亲属回避制度。“这和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干部任用制度是相同的。”张利说。

  8月29日,胜出的竞聘者开始与西南证券高管接触。分别就对部门人员设置、业务发展、风险成本管控等内容表明自己的观点。

  8月30日,经过一次从头到尾的人事制度改革,西南证券的中层管理人员终于成功组阁:和原来的管理层相比,有5名员工被提拔为中干,2名员工到新部门任职,另有一些过去的中干因未能竞聘到部门前三名而被挡在中干门外。

  张利称自己也经历了这样一场紧张的角逐。她表示,在这样的严格考评中获得中干一职来之不易,她表示,西南证券在人事制度的调整力度上是空前的,“对于每一个营业部的负责人也要实行竞聘上岗。”

  与此同时,一些西南证券原有的高管也已经陆续离任,其相关部门不愿意对此透露更多详情。

  记者通过知情人士得知,原西南证券总裁孙兵已经调任该公司顾问,离任已成定局。“但在离任之前肯定要进行离任审计,这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离职的必须程序。”除此之外,曾经掌控西南证券的部分高管也陆续离开。

  至此,在国有资本的力挺之下,西南证券通过从人事制度和机构改革演变成为一个“正局级的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

  组建资产重组部门

  之后的一段时间,经过多次会议,西南证券在借鉴其它12家优秀券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将原有的20个职能部门撤并、新建后调整为16个。在精简机构层面,将职能过多的行政办公室拆分为办公室和行政部,保安部和北京办事处合并入行政部,原来的董事会秘书处合并入办公室办公。

  更重要的机构重组在于资产层面。为适应重庆市政府对西南证券服务重庆资本市场的迫切要求,西南证券增加了资产重组部;为规避曾经让其一度濒临破产的市场风险,成立了风险管理部。同时将机构客户部合并入经纪业务管理部管理。

  在整个调整过程中,两种主要的策略始终得以贯穿:部门的合并即是要求改变西南证券在曾经沉寂的四年中所形成的机构臃肿、忙闲不均的状况;资产重组部等新业务部门的设计在于应对西南证券全新的历史任务:为重庆市政府将自己打造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利器。

  在8月20日西南证券上报给重庆市国资委的一份文件中,西南证券提到要“进一步发挥西南证券在投资银行领域中的优势和影响力”,“彻底改变长期以来西南证券在投行业务上对重庆市经济建设和重庆资本市场服务作用发挥不足的状况。”

  有这样战略指导方向转变是在国有资产帮助其成功重组之后,具体到机构重组上便是成立资产重组部。

  西南证券一份上报给重庆证券局的准备成立资产重组部的文件称,西南证券称资产重组部主要有以下职责:重庆企业并购中介与策划;项目融资和资产处置业务;咨询、顾问等业务;上市辅导、保荐与承销。

  与此同时,与政府职能部门功能有关的一项职责是“及时跟踪、研究重庆市经济、社会、金融政策趋势,对重庆资本市场经典案例以及对重庆地区大中型企业时时跟踪、调研。”

  “作为正局级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西南证券理应有服务重庆资本市场的作用。”张利认为,西南证券在国有资本的支持下起死回生,企业功能自然也应相当调整,帮助重庆企业实现IPO、进行资产重组等功能理应被纳入公司的发展策略当中。

  地方政府强势力挺 西南证券模式难以复制

  自从重庆证券被卷入德隆风波之后,在重庆地区注册并有实际运营能力的券商仅留西南证券一家。

  重庆这座城市目前造城和经济发展速度惊人,本地企业的迅猛崛起让人惊叹。但来自证券市场的信息却让人失望,一大批有实力的本地企业没有上市。

  股市作为迅速融资的渠道一直没有给重庆的企业带来多大的好处。而按照重庆市政府的规划,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一家有实力的券商是必不可少的,它将是重庆企业与各路资本渠道沟通必不可少的通道。

  政府需要这样一种渠道,西南证券恰好是理想的候选人。

  在政府的力挺下,西南证券终于搭上了汇金公司注资的班车,靠政府支持获得23亿的资本金是目前西南地区任何一家券商做梦都想复制的模式,但除了西南证券,任何人都只能垂涎。

  从另一侧面,西南证券的重组也具有不可复制性。在其无力追回大股东所抽逃资金的情况下,政府强势出手,让大股东抽逃的资金“基本有了着落”。这种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证明了政府在拯救西南证券的同时,已经把它定位为服务重庆政府在金融产业拼杀的一把利剑。

  而在这当中,人事和机构制度的改革让这把利剑用来更顺手,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强势的改革模式在其它民间资本控股的证券公司不一定能被复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