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券商集萃 > 正文
 

上海通报18起金融案件 本地四大券商均有违规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10: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翁海华 上海报道

  4月20日,上海本地金融监管机构召开了“查处和防范金融案件联席会议”。会上,市金融纪工委、人行上海分行纪委、上海银监局纪委、上海证监局纪委、上海保监局纪委和市检察院反贪局、预防处、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等部门通报了2004年案件查处工作的情况,并对案件查处中需要协调的问题进行了沟通。

  据了解,上海金融系统违法违纪的主要案件有18起,涉及到上海本地的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农信社。沸沸扬扬的施晓刚诈骗案以及刘顺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也赫然在列。

  18起大案

  在这18起案件当中,直接涉及到银行的有4起。其中,浦发银行上海某营业部原客户经理陈江玲与某贸易公司勾结,致使被骗贷款9790.7万元。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的一业务部门原负责人于天来,越权向北京某贸易公司发放贷款8200万元。

  上海银行某支行信贷部原经理周正平、原副经理浦杰等人与上海两贸易公司负责人内外勾结,编造虚假的钢材库存,以假仓单质押的方式骗取贷款1960万元。另一家支行市场部原经理邵磊与上海某公司负责人等内外勾结,从支行开出承兑汇票,擅自出公函解除担保单位的担保责任,造成支行被迫垫款2246万元。

  而浦东新区农信联社原副主任许鹤平隐瞒信用情况,致使上海某实业公司负责人周仕国以伪造的房产权证作为抵押,骗取联社贷款6400万元。

  通报的其他15起案件均和证券公司有关。2004年,被称为上海市最大证券诈骗案的施晓刚案件,其和蒋隽跞等人假冒广发证券、华夏证券等证券公司工作人员,以高额回报和介绍存款为诱饵,代理浦东新区、奉贤区、南汇区农信社购买国债,利用有关工作人员工作失职,私刻印章、伪造授权委托书等,将上述单位账户内的国债以回购登记方式进行质押,骗取国债资金共计7.06亿元。 

  2005年4月,施晓刚案件有了结果,施被判无期徒刑。  

  由于市场长期低迷,券商无疑是本次联席会议通报金融案件的重灾区。2004年,上海本地的四大券商都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大案。  

  刚刚获得创新资格的海通证券,某业务总部原副总经理违规经营,让客户通过跨账户回购国债的方式,回购其他客户托管的国债资产,造成营业部事实上挪用客户托管资金,从而形成近10亿元不实抵押债务,至今收回6亿多元现金或资产。  

  海通证券另外两家营业部的经理,一位以代理买卖国债名义融资,涉嫌挪用资金3730万元,另一位与客户勾结,通过编造印章、伪造国债回购授权书等手段,诈骗多家企业资金达3.02亿元。

  相比较而言,国泰君安的三起案件数额相对较小,广西一家营业部机构客户部原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将客户资金转入其个人控制的账户进行股票操作,其间累计提取现金1300多万。而江西某营业部原总经理将委托理财融资的2000万元,拆借给福建某公司负责人,到期无法偿还。另外天津一营业部电脑部原经理盗用会员管理权限修改密码,盗取客户资金800余万。  

  沪上另外两家券商申银万国和东方证券亦复如是。申银万国桐乡营业部原经理从营业部融资账户挪用643万元。金华营业部原副经理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非法集资8158.9万元,用于自己炒股或拆借他人使用,至案发,造成实际损失2000多万元。  

  东方证券两家营业部原总经理,伙同下属员工,分别采取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方式和非法融资方式,将资金用于非法拆借,至案发,造成一家营业部直接经济损失3186万元,另一家营业部仍有1.5亿元本金未归还。

  而爱建证券原董事长刘顺新等人的非法集资案已经是尽人皆知,其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累计5.3亿元。

  加强金融风险控制

  以上18起案件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很多违法者通过内外勾结达到骗贷和非法集资的目的,特别是证券公司,其违法案件都大同小异,许多违法者通过证券公司的名义以高回报进行违法活动。另外证券公司的非法拆借案件占的比例也较大。

  这些案件反映,一些金融机构的领导经营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忽视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同时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有的基层金融机构管理权掌握在个别人手中,权力运行缺乏监督。

  上海市金融纪工委的消息称,通过联席会议,加强金融系统反腐败工作的信息沟通,研究反腐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推进上海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事实上,对本地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是上海市今年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通报的案件情况来看,上海本地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重点在证券公司。

  目前上海本地的金融机构中,券商主要有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和上海证券,以及爱建证券、久联证券、富成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亚洲证券、北方证券和远东证券等。

  总体而言,上海的证券公司质量尚可,上海已经有四家证券公司获得创新资格,但风险控制一直是券商的难点。

  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的沈所长认为,比较而言,上海本地金融机构的案件比其他省份少,这得益于金融监管机构对风险控制比较严格。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券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