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失败或许已注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 20:48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波士顿8月13日讯】什么叫作精神错乱?这一句两句话之间的确说不清楚,不过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却希望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那么这恐怕离精神错乱就不是很远了。

  如果你也认同这一观点,那么,当你看到一家基金公司以某种理念推出了一系列共同基金,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实质上的成功,但是还在坚持以类似的理念为基础,继续创造新的产品,你会怎么想?恐怕厚道的人会说,这新产品十有八九会重覆以前不怎么成功的轨迹,而尖锐的人就会说,这也是精神错乱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对于Firsthand Energy Technologies基金背后的故事而言,这样一个判定很可能是再合适不过,尽管如果投资者没有阅读我们今天的本周愚蠢投资文章,未必不会坠入这新的陷阱。

  Firsthand Energy Technologie是一支来自Firsthand基金家族的新产品,预计只要一切注册工作顺利,就将于今年九月正式面市。事实上,整个Firsthand家族在2005年3月时就曾经由于其产品极为强烈的波动性和极为平庸的表现而赢得过每周愚蠢投资这一不怎么光彩的奖项,不过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从那以来,该公司旗下基金的表现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2006年的表现多少有些令人刮目相看。

  麻烦在于,那些两年之前使得该基金公司入选我们栏位的因素现在又再度浮现出来,而且与此同时,我们实在找不到任何新的理由能够让我们对新产品感到安心。

  每周愚蠢投资栏位创建的初衷就在于发现所有不理想投资的共同缺点。如果投资者能够了解到所有糟糕投资之间的共同特质,他们就获得了保护自己的知识武器,面对自己投资组合当中或者未来可能购买的糟糕投资产品时,不至于再度受到伤害。

  早在两年前将这一并不怎么光彩的头衔授予Firsthand基金家族时,我们就曾经指出,如果仅仅以表现论,则和这家圣何塞公司相比,其实很多共同基金公司都要来得更为糟糕,只是该公司产品那强烈的波动性、高昂的成本和狭窄的利基市场使得它的问题显得更为典型而已。

  该公司目前存活下来的基金总计有五支,合计起来,从2000年至今,这些基金总计有十支次的年度表现位于业界最差的15%之列,同期之内又有九支次的表现位于业界最佳的15%之列。如果你是选择了该公司旗下的某支基金,希望我们来预测其未来的表现,对此我们实在是感到无能为力,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无论怎样,你都会不得不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煎熬--它们的波动性实在是对股东神经的一种挑战。

  晨星公司的分析师杨(Katherine Yang)专门负责追踪这一基金家族,她表示,“从历史角度看来,这些产品的表现要么就是极为优秀,要么就是极为糟糕,与其选择它们,还不如选择一支表现总是相对稳健的产品,这样,在回报几乎没有差别的前提下,你至少能够坚持投资下去。”

  事实上,杨和许多其他行业观察家都觉得,Firsthand现在要创建一支新基金的想法实在不能说是明智。该公司最后创建的一支基金Health Sciences在不到两年前时已经被清算。经理人兰迪斯(Kevin Landis)曾经创建了一个叫作Black Pearl的新基金家族,但是家族的最初一批基金也由于无所作为而在问世之后一年左右关张大吉了。

  因此,如果Firsthand Energy Technologies无法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他们的确有能力获得超过平均水准的表现,证明他们的确可以吸引足够的投资者,则其新产品坠入各位前辈们的悲剧轮回几乎就是注定的了。

  注目清洁

能源

  从Firsthand方面递交的备案文件看来,Energy Technologies的策略最吸引投资者的地方恐怕就在于他们是投资于“替代性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公司”了。当今世界上,更多和更清洁的能源来源是很多人都在密切关注的对象。

  递交证监会的文件清楚地告诉我们,该基金同样不会奉行多元化的原则,相反仍然会将投资重点集中在少数企业身上,而这无疑又是剧烈波动的前兆--何况这些企业还是小型为主。

  兰迪斯拒绝了笔者的要求,没有对这一文章的内容发表任何评论,理由是Energy Technologies尚在上市许可申请当中。

  不过,从Firsthand方面的有关文件当中,我们已经可以明确地判断出来,这又将是一支带有该家族典型色彩的基金,因此投资者是否应该买进自然就很值得怀疑了。

  事实上,如果仅就成本而言,新基金的价格甚至还要高过Firsthand家族现有的产品。文件显示,Energy Technologies的预期操作费用比率为2.05%。对于那些只是希望选择少数出色

股票以获得超值回报的投资者而言,这样的费率未免是过于高昂了。

  同样重要的是,观察家们甚至不明白Firsthand现在为什么要推出新的产品。不过,他们至少可以肯定地告诉投资者,那些旗下资产不足5000万美元的基金通常是无法为管理层提供足够满意的利润的。Firsthand e-Commerce Technology (TEFQX)、Firsthand Global Technology (GTFQX)和Firsthand Technology Innovators (TIFQX)的资产都不足这一水平,Firsthand Technology Leaders (TLFQX)虽然在5000万美元以上,但是也多得有限,惟有Firsthand Technology Value (TVFQX)还算说得过去。

  这似乎会让人感到兰迪斯更应该考虑整合自己的旗下产品,以便获得更好的规模效应,而不是推出什么新产品。

  Firsthand上一次进军科技类股市场,推出利基市场产品还是在当年科技类股牛市的最高峰。毋庸置疑,尽管能源和自然资源类股过去几年当中的表现一直是炙手可热,但是这一产品的推出却似乎是发出了一个明显的讯号:这牛市已经是强弩之末。当然,这一切都不是Firsthand所能够左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共同基金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在某行业或者类股达到顶点时创建相应产品的传统,因此如果投资者一定要买进这一新基金,最好对可能到来的寒冬有所准备。

  综上所述,从投资大众的立场出发,这一新产品如果想要人们将资金投入进去,最好还是自己先行证明很多事情。

  兰迪斯“看上去似乎更为重视产品开发,而非投资组合管理”。理柏公司资深基金分析师托内霍伊(Jeff Tjornehoj)表示,“实话说,即便是利用能源和自然资源的繁荣,他们入场也有些晚了,一切都让人感觉只是行销炒作……至少从该公司的历史着眼,我找不到说服人们跟进的理由。”

  (本文作者:Chuck Jaffe)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