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ETF爆炸引发专家忧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23:20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波士顿6月26日讯】ETF市场的确是在经历爆炸式的成长,可是对于这一市场而言,规模庞大、产品众多真的就是好事吗?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许多观察家在发出这样的质疑声了,无论他们的质疑是否公正,至少不会是空穴来风。

  当前市场辩论中的一方认为,ETF行业的成长使得投资者和理财顾问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毕竟那些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整体而言是无法逃脱表现不及整体市场和成本过高的嫌疑的。相比之下,ETF成本低廉,投资组合高度透明,节税能力强大,而且多元化程度充分,是非常理想的替代品。

  与此同时,ETF行业的批评家们则强调,他们所看到的分明就是一场圈地运动。伴随愈来愈多的ETF将极为狭窄的资产门类当作自己的基础,愈来愈多的ETF采用了更为神秘的结构,一种新的产品种类似乎已经诞生--“消费者无法了解的”ETF。

  Wealthy Choices LLC的注册投资顾问泽格罗斯(Penelope Tzougros)在近期纽约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ETF行业的繁荣已经将他们引到了灾难的边缘,这是非常危险的。”

  “投资者常常会觉得,有些事情,只要避险基金可以去做的,自己同样可以。”泽格罗斯指出,由于ETF是像

股票一样随时随地可以交易,很多人也在学着进行迅速交易。

  “某些新的ETF产品,你究竟是如何将其整合进自己的投资组合的?”

理财管理公司Balasa Dinverno & Foltz LLC联席总裁巴拉萨(Mark Balasa)指出,一些新产品的操作费用比率明显较高,而且对于指数的追踪也并不紧密。

  “ETF的过度膨胀已经造成了问题。”投资谘询公司Agile Investing创始人史坦希伯(J.D. Steinhilber)强调,一旦某一支新晋产品遇到了大麻烦,“完全可能引发整个行业的崩溃。”

  事实上,对此感到忧虑的绝非只有理财顾问们,ETF行业当中也有一些人感到了不安。

  先锋公司产品经理金诺尼(Rick Genoni)表示,“有选择当然是好事,但是前提是对投资者的教育不能缺失。”

  许多新产品都是以近期表现出色的资产门类为追踪对象,但是一旦这些资产的表现进入下跌周期,投资者很可能会纷纷逃离。如果真的出现这种局面,那些由小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较为有限的产品就可能不得不选择清算。金诺尼指出,这样的事情“将使整个ETF行业抬不起头”。

  机会与选择

  资产规模的迅速膨胀和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一年前哪怕最乐观的预期相比之下也不能不变得黯然失色。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五月底,全美上市ETF总数已经超过480支,总资产规模达到4712亿美元。今年迄今为止,已经有137支新产品正式挂牌,还有342支在酝酿之中。

  在

证券交易所当中,ETF的交易流量也在总成交量中占据着愈来愈大的份额,去年的比例大约是14%。iShares发行商巴克莱国际投资的产品策略部门主管沃纳(Darek Wojnar)指出,“ETF适合很多投资者的各种需求。”

  ETF行业之所以得到了如此迅速的成长,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就是,在投资顾问当中,所谓基于费用的帐户结构日益普及,而基于销售佣金的帐户地盘不断萎缩。在这种模式当中,委讬人是缴纳固定年费或者是根据资产规模缴费。

  这种模式的支持者们解释称,这样就可以让委讬人的利益和顾问的利益保持一致。无论如何,这样一种安排自然会使得ETF这样的低成本资产配置工具日益普及起来。

  “ETF可以使顾问们得到更大的控制权。”道富环球投资资深总经理罗切特(Tony Rochte)指出,“基于费用的帐户日益普及,还将推动ETF在未来数年内继续成长,理财顾问们现在只是刚刚开始使用这些工具。”

  他觉得,ETF目前其实只是在七局或者八局的比赛中进行到第三局而已--尽管每七支追踪一个股票指数的基金就有一支是过去六个月中刚刚创建的。

  道富环球投资销售经理奎格(Kevin Quigg)则声称,理财顾问们欣赏ETF的透明度,而且顾问们知道自己在购买怎样的产品。

  “如果有问题,也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他表示,积极管理基金固然可能因为经理人选股不当或者突然改变策略而出现状况,但是对于ETF而言,这样的麻烦并不存在。“你所面对的一切都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ETF还面临着其他的一些成长机会,比如进入401(k)退休计画市场,比如进入基金的基金产品,以及创建真正积极管理的ETF等。

  危险讯号

  不过,ETF行业也免不掉成长的烦恼。

  一些观察家认为,ETF的发展已经误入歧途,比如推出那些针对极为狭窄的市场范围的产品,以及追踪以击败市场为目的的定量指数,投资于拆分股票或者内线人士大量持股的企业之类。

  “以历史数据回溯为依据的指数本身就存在风险。”史坦希伯指出,一些ETF的表现潜力其实只是建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伴随愈来愈多的交易都在电子平台进行,做市商的作用日益削弱,流动性也成为很多人担心的问题。本月稍早时,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宣布,他们正计画将交易所的所有ETF都转移到电子平台NYSE Arca。

  曾经在道富环球投资和ProFunds任职的行业专家弗雷茨(Gus Fleites)预言道,“那些基于市场短期趋势的产品终将遇到麻烦,这最终将导致行业整合。”

  他估计,这些新产品当中大约60%至70%由于必须保持低成本结构,已经使得发行方无利可图,最终,那些小公司将因为难以为继而不得不将自己的产品交给大公司。此外,一些年轻的产品还由于缺乏做市商的支持将遇到买卖价差过大的问题的困扰。

  弗雷茨指出,“对于这些新产品而言,做市商的缺乏将对流动性构成严重损害。”

  (本文作者:John Spence)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