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应防止财政紧缩引发二次探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2日 02: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景

  阴霾难散。

  6月26日至27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世界主要经济体截然相反的宏观经济政策再度引发外界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

  饱受主权债务危机之苦的欧洲各国已经明确选择了财政紧缩之路。6月5日,在欧洲的坚持下,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布《联合公报》称,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方面不具备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然而,同样债台高筑的美日却依然寄望于经济刺激政策:美国于年初通过了175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日本在6月初出台产业振兴计划。

  格格不入的宏观经济政策蕴藏着重大风险。“欧洲财政纪律变紧,美日很可能要跟着变紧,这对全世界来说就是一场衰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6月21日下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眼下对全球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唯有两个字:紧缩。

  紧缩引发二次探底忧虑

  财政紧缩已成欧盟首要任务。

  欧盟统计局6月18日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欧元区国家总财政赤字已超过5651亿欧元,占欧元区GDP的6.3%;政府债务则超过7.06万亿欧元,占欧元区GDP的78.7%。

  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成员国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政府债务不得超过60%,在2009年之前,欧元区的财政赤字始终徘徊在2%以下。

  “美国人恐怕顶不住欧洲财政紧缩。”张燕生说。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贬值间接导致美元对欧元相对升值。张燕生指出,如果欧洲财政继续紧缩而美国仍旧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刺激经济增长,就会使得欧元更加便宜。届时,欧元贬值带来的出口强劲会帮助欧洲经济反弹,“美国不能不跟着采取紧缩政策。”

  美国财政部网站显示,截至2010年6月17日,联邦政府的债务超过13万亿美元,为美国GDP的90%,美国总统办公室发布的2010年美国财政年报预计,2011年美国的政府负债将超过GDP的100%。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2009年债务亦占GDP的218.6%。

  然而,美国和日本想走的经济复苏之路与欧洲格格不入。6月,日本出台产业振兴计划,拟以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和高新技术为日本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和创造出口。美国更早在今年1月就提出五年内出口翻番的目标,并于去年和今年分别签署了7870亿和17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用于减税、投资和制造就业岗位。

  “日本的债务是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美国的债务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 张燕生对记者解释说,欧洲的紧缩一旦迫使美日跟进,那么就将引发经济二次探底。

  6月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为美国国会预算委员会作证词时表示,美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不会重新滑入“二次探底”,欧洲主债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大。就在同一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指出,欧洲的“自虐”会令全球其他地区被迫进入紧缩模式,“欧元区的财政紧缩现实将会转变为全球性问题”。

  张燕生认为,G20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讨论紧缩问题,以防经济二次探底。

  中国应以发展为主题

  中国外交部18日披露了中方对G20多伦多峰会的五点期望,提出峰会应“更多关注发展问题,为将于9月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供政治支持”。

  张燕生认为,发展问题应该是中国在G20峰会中最应当提出的问题,也是二十国集团共同需要考虑的主题。

  “全球化带来的更多的是竞争、开放、自由化,转而忽视了社会公正和公平。”张燕生认为,中国在国际会议中应当更多扮演替发展中国家说话的角色。

  4月9日,美国前财长约翰·斯诺对外界表示,美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去杠杆化,“如果做得好,美国20年后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而现在全球经济的引擎,将由中国、印度、巴西来担当。”

  张燕生对此不敢苟同。“斯诺的意思就是,现在我当不动老大,你来帮我顶一顶,等我恢复过来再当。‘他认为这种想法丝毫没有考虑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现实,’中国和印度真的能拉动世界经济吗?很可能拉完这一趟就吐血了。”

  张燕生认为,从2008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危机源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的过度虚拟化、杠杆化,而为之创造条件的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开放,发展中国家不应为此买单。

  “金融监管实际上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张燕生分析,复杂的金融创新永远会先行于金融监管,而金融监管在多边层面则将更为滞后,何况,再有效的金融监管也无法防止系统性风险。

  今年1月,奥巴马宣布重建华尔街,目标为抑制金融业的无度扩张。“这实际上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金融监管层面,而是要去金融化。”张燕生说。

  不过,这个长远的问题并非几次G20峰会就能解决。

  “多边会议往往比双边会议更加务虚,因此,不能对G20寄予太大期望。”张燕生认为,不论具体议题为何,G20的大框架仍旧是在发展主题下探讨全球治理。“路还远着呢,眼下的难题,恐怕要交给时间的函数去解决。”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