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资者莫要一味抵触欧洲减赤政策

  ■环球热评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欧洲国家现在为了应对危机所做的一切,颇有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在刚刚闭幕的G20高官会上,一向被诟病为优柔寡断的欧洲决策者们展现出了罕见的魄力。面对美国财长盖特纳要求扩大开支和延长财政刺激“保增长”的呼声,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针锋相对地表示了反对,德国总理默克尔更是毫无含糊地说:不,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节俭!

  在特里谢、默克尔等欧洲决策者看来,当前最迫切的是收紧财政,压缩赤字。甚至于,他们还希望投资人不要简单地把欧洲缩减财政赤字的举措,视作对经济增长不利的因素。

  而在实际行动中,欧洲也已经在这么做了。本周,欧元区财政状况最好的德国也公布了大规模财政紧缩计划,打算在未来4年削减开支816亿欧元。尽管顶着极大的政治和民间压力,默克尔内阁依然坚定地通过了这一德国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财政节俭方案。

  在G20经济体纷纷考虑暂缓政策退出以避免二次探底的同时,为什么情况最糟糕的欧洲反倒是要“逆天下而行”?道理其实也非常简单:这是当前欧洲没有选择的选择。

  欧元诞生至今十余年来,尽管时有坎坷,但总体上仍算是顺风顺水,悄然跃升为第二号国际储备货币,这也让欧盟的领导人多少有些飘飘然。然而,这轮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欧元的持续大跌,充分暴露出投资人对于欧元区经济和货币体制信心的脆弱,也浇醒了欧洲的自满。

  从绝对值来看,当前的欧元并不特别低,毕竟在2001年时欧元兑美元曾跌至0.85。但是,就汇率波动的剧烈程度而言,欧元无疑遇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挑战和考验。

  希腊等国暴露出的主权债务风险,对欧洲经济和欧元的打击显而易见。事实上,自1999年以来,欧元区可能破裂的情境预测还是头一回被如此认真地提出。

  不过,中国古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次的危机,亦有可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时机和改革动力,让欧元成为真正具有政治基础的欧洲统一货币。

  经过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一系列最近危急事件的考验,欧元区国家开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本周一,欧元区财长又火速敲定了7500亿欧元救市基金的细节,一旦接下来有欧洲国家出现偿付困难,该基金有望很快投入使用。

  不仅如此,近日欧洲国家还开始探讨建立一个欧元区经济政府,协调各国经济财政政策。长远来看,这些改革只会增强欧元区的经济和竞争力。或许是出于对“欧元解体论”的回击,欧元区本周高调宣布,将从明年起吸收爱沙尼亚作为第17个成员,主动展露欧元区进一步扩张的雄心。

  一位欧洲央行的官员上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说,经历了当前这场危机,欧元只会变得“更加欧元”,欧洲也只会变得“更加欧洲”。如此豪言虽说有些王婆卖瓜的嫌疑,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