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征银行税莫如强化金融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8日 01:2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本报记者 明金维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6月4日至5日在釜山举行。美英等国提出的在全球范围内征收“银行税”提议在会上引起激烈争论,最终与会各方未能就此达成一致,“银行税”亦无果而终。尽管少数国家抛出的“银行税”提议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对于全球反思危机教训、预防危机重演来说,这一提议并不具备太大重要性和紧迫性。

  所谓“银行税”,由于尚处在讨论阶段而并无定论,但大致可理解为对金融机构交易活动征税,筹资设立专门基金,用于未来发生危机时对金融危机进行救助。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等国拿出大量“纳税人”的钱来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这一做法从维护金融和经济稳定角度看虽十分必要,但在民众当中却引发强烈反感。“银行税”实际解决的是危机救助成本由谁负担的问题,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息美国国内民众对金融机构的愤怒情绪,也可以为将来的救助行动提供必要资金准备,但“银行税”并未涉及如何从根本上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这一根本问题。

  之所以“银行税”提议无果而终,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单一“银行税”在全球范围内不具备可操作性。发达国家中,加拿大明确反对征收“银行税”,主要理由是加拿大银行业在危机中并未接受政府大量援助,征收“银行税”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

  必须看到,过度投机、大举借债,最终陷入高杠杆率的泥潭,这主要是欧美金融机构的问题,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当中,这一问题并不普遍。因此,以解决发达国家危机救助成本分摊为主要目的的“银行税”,必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没有市场。

  更重要的是,从危机反思的角度看,“银行税”只是一种“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措施。也就是说,征收“银行税”的提议,其假设前提是,危机未来必然还将发生,现在要做的是把救助成本分摊清楚,避免将来再次发生危机时,政府再次用纳税人的钱,救助贪婪、鲁莽的金融机构。

  “银行税”并未涉及国际金融危机为何爆发这一根本问题,因此从危机反思的角度看,过分强调这一提议,没有太大意义。对于所有深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人们来说,关注的焦点,还是应该放在如何防止和避免危机再次重演这一根本问题上来。

  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和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以发现,全球经济治理存在严重问题,这才是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要真正做到“预防”危机,必须从这个问题入手,拿出全面、均衡的应对方案。

  第一,加强金融监管,是所有危机反思的重中之重,任何脱离这一主题的危机反思,都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发达国家推行金融监管压力重重,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利益集团的游说,对其立法程序存在干扰;另一方面也是,全球范围内加强金融监管,将堵塞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投机冒险、兴风作浪的许多漏洞,这是欧美众多投行、对冲基金等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展中国家如果跟随发达国家起舞,转而泛泛讨论“银行税”问题,将错失危机对加强金融监管带来的难得机遇,从而在将来有可能再次成为金融危机的受害者。

  第二,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风险的监管问题,必须得到足够重视。长期以来,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把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起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问题来,往往头头是道,但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人们发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眼皮底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和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却完全没有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有效预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