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盖特纳欧洲行:敦促欧盟快速而有力救助希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 02:56  21世纪经济报道

  袁雪

  在北京参加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后,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直奔欧洲。

  赴欧的因由自然离不开时下正盛的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不过,盖特纳的目的地中却没有布鲁塞尔——自危机以来,一直忙着救火、颁布各项救助措施的欧盟总部,而是选择前往伦敦、德国的柏林和法兰克福。

  5月26日,盖特纳在伦敦首次会见英国新任财政大臣奥斯本后表示,欧盟所提出的7500亿欧元救助方案是一项“包含了正确因素的改革方案”,但同时他也强调,市场希望看到的是行动。

  “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得到的一大教训是,你需要快速而有力的行动”,盖特纳表示。言外之意,美国对欧盟应对危机的拖沓有所不满。

  5月27日,盖特纳将访问德国——这是决定欧盟行动效率的最主要基地。

  德国近期也是金融市场改革领域的主角。上周,德国突然颁布的裸卖空禁令让市场对于各国各自为政格外担忧。这也反映出盖特纳此行欧洲的另一个目的,在6月二十国峰会召开之前,寻求与欧洲盟友一同在金融改革领域协调行动。

  落实巨额救助计划

  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被盖特纳评价为“框架正确且有力”,但他同时敦促称,市场希望看到这一措施尽快落实,欧洲国家应“加速行动”。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一数额巨大救助计划的具体操作细节仍然语焉不详。

  这项救助计划意在为欧洲国家提供资金支持,避免希腊债务危机的蔓延。然而,计划推出后对市场的激励作用仅仅持续了2天,并未能平复市场的担忧。仅5月一个月,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就超过8%。

  5月17日欧元区召开财长会议时,对救助计划中的技术和法律细节的争论就让会议延迟了数小时,且最终仍未拿出具体方案。之后,接近欧盟决策层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细节问题有望在几天内解决。然而,超过一周的时间过去,该计划仍然悬而未决。

  其中的一大争论,就是德国在欧元区财长会议上提出,每次有国家申请使用救助计划中的“特别目的工具”时,都必须经过各国议会的批准。

  盖特纳将在27日在柏林与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会面,之后两人将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至本报截稿时,德国财政部拒绝透露两人的会谈内容。

  德国被普遍归责于拉后腿,导致欧盟救助希腊行动迟缓。从欧盟2月份最初对希腊表示支持,到最终敲定救助细节,经历了2个月之久。分析家普遍相信,如果2月就能及时推出具体救助计划,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要有限得多,代价也要便宜得多。

  在希腊的救助细节公布之前,德国《明镜周刊》曾报道称,盖特纳曾致电向德国施压,希望德国转变犹豫不决的态度。

  美国担心欧洲的债务危机将会阻碍美国以及全球的经济复苏,尤其是目前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向银行系统蔓延的趋势。

  26日盖特纳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进行了工作晚餐,但欧洲央行拒绝透露双方的会谈内容。27日,在会见德国财政部长之前,盖特纳还将与德国央行行长韦伯会面。

  韦伯一直是欧洲央行执委会中奉行保守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他一直警告央行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行的特别措施将会在长期对经济产生副作用,另外他也一直对欧洲央行为稳定欧洲国债市场而采取的购买政府债券的决定持保留态度。

  寻求金融改革盟友

  在金融中心伦敦自然少不了金融改革的话题。26日,盖特纳表示,美国希望以一种谨慎、一致的方式进行金融改革,“这将在各个金融系统之间形成更有力的全球标准,可以在稳定、保持创新能力之间达到平衡,保证我们可以减少未来危机的风险”。

  盖特纳做此番评论之时,正是市场担忧欧洲国家将在监管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单打独斗之时,尤其是德国。德国金融监管局本月18日宣布,从19日开始至2011年3月31日,禁止在德国对欧元区国家国债、10家德国主要金融机构股票、信用违约掉期(CDS)开展裸卖空交易。

  这一突然的单方面举动不仅引来美国的担心,在欧洲内部也引致批评。但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德国还暗示有意将裸卖空交易禁令所涉范围扩大到所有股票和相关金融衍生品。

  分析人士普遍相信,这个禁令将在盖特纳与沃尔夫冈的会谈内容之列,盖特纳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将重申协调行动的必要性。

  盖特纳在伦敦表示,一套全球的金融改革方案应该在下个月的G20会议上达成共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