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结构性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 01:34  21世纪经济报道

  袁雪

  一纸政策建议让欧盟成员国削减财政的压力陡增。

  5月12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加强经济治理的政策建议,致力于解决成员国财政失衡问题,以免再度陷入类似希腊债务危机的困境。

  欧盟委员会当天提出,欧盟应对未能执行《稳定与增长公约》(即财政赤字超过GDP3%)的成员国采取惩罚性措施,暂停其接受欧盟“结构性援助基金”的资格。此外,欧盟还应加强对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和监督;引入新的经济评估指数,平衡欧盟内部经济;并建立一套长期危机管理机制。

  外界预期,整个欧洲将就此加快财政紧缩步伐。这给相当程度上仍依靠财政支持的欧洲经济蒙上了阴影。

  几乎就在政策建议发布的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欧洲区主管马雷克·贝尔卡(Marek Belka)却较为乐观地向本报表示,目前市场对国债极为敏感,财政紧缩能对国债产生积极影响,“这样一来,国债的利好可以补偿财政紧缩对需求的负面影响”。

  12日,马雷克·贝尔卡在布鲁塞尔发布了IMF《欧洲经济展望》,预测欧洲2010年和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1%和1.5%。随后,他接受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联合采访。

  创造性改革时机已到

  记者:欧盟委员会建言财政改革,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马雷克·贝尔卡:欧盟的财政状况确实还有问题。欧盟需要加大《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执行力度,并可能需要制定一些新的工具和机构,以推动财政改革。

  现在时机正好。欧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结构性改革,建立一个更稳固的财政、金融体制,同时更强有力地监督各国财政状况。

  这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决定性时刻。

  记者:IMF是否希望那些受到希腊危机威胁的国家,采取和希腊相似的赤字削减措施?

  马雷克·贝尔卡:不能将希腊和那些拥有其他问题的国家相比。我们现在应该讨论更具有普遍性的措施,以防止危机扩散。当然,其他问题国家也需要调整和改革其财政框架。它们要有更加明确的预算计划、做出更明确的削减承诺。

  记者:欧盟上周末的财长会议在讨论希腊问题的同时,也特别提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面临的问题。你对此有何评价?

  马雷克·贝尔卡:财长会议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问题与希腊危机摆在一起,一定有其原因。这两个国家的国债利率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可喜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政府的反应积极,西班牙在财长会议后立即做出了进一步削减赤字的方案。

  欧盟在做出决策时,是应该减少一些外交考虑了。指名道姓地批评一两个国家可能会产生外交问题,但欧盟各成员国现在都在一条船上。欧盟不应该再像往常那样,把外交放在第一位,是时候改变一下这种行事方法了。

  IMF:不会修正对欧盟经济预测

  《21世纪》:一旦欧盟众多成员国开始紧缩财政,会对欧洲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么?

  马雷克·贝尔卡:财政缩减措施对经济发展有双重影响。确实,需求会因财政紧缩而减少,但另一方面,财政紧缩会对国债利率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市场对于一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极其敏感,财政紧缩后,市场应该反应积极。这样一来,来自国债的利好可以抵消对需求的下滑。

  IMF对2010年欧洲经济的预期非常谨慎,非常保守。我们已经把一些可能的财政调整考虑在其中,所以我们不会因为欧盟成员国采取进一步的财政紧缩措施而修改预期。

  互补性救助计划

  记者:你认为IMF和欧盟联手推出的7500亿欧元的欧元区救助计划是否足以平复目前的危机?

  马雷克·贝尔卡:你应该把救助计划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计划涵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75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二是中央银行的证券市场机制。尽管7500亿非常吸引眼球,但真正重要的是这两个机制的相互补充。

  除了巨额援助,欧洲中央银行现在掌握了强有力的工具,它也已经承诺当市场不稳定时,出手干预。这为市场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且也让我们可以关注长期问题——即财政状况和竞争力。

  此外,将IMF、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分别做什么区分得十分清楚是不对的。这是一个协调性非常高的救助方案,是互相补充的。

  记者:7500亿欧元救助资金中,IMF贡献了2500亿欧元。这是IMF援助的上限么?

  马雷克·贝尔卡:IMF的支持以需要为基础。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帮助,我们就会站出来提供帮助,我们也有资源进行支援。

  现在很难预测欧盟还会采取什么经济措施来应对危机,什么样的需求会浮出水面,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欧盟方面还有更多需求,IMF准备提供支持。

  此次IMF和欧盟的出资比例是1:2。这也将是未来救助中,二者的出资比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