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腊悲剧与欧洲的悖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13:59  金羊网-新快报

  希腊人赚不到德国人那么多钱,却要提前过上德国人的富裕生活。这就是希腊危机的本质。

  神游雅典永远是件幸福的事,而如果这几天游历雅典,则绝对是不幸。真实的悲剧正在这个西方文明的伟大源头处上演。

  如果对这个由军事独裁转型不过30年、欧洲最年轻的民主国家稍有了解的话,我们将不会对希腊从财政危机演化为政治危机、直至大规模骚乱太过意外。希腊危机全面展示了“欧盟”和“欧元”这两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国家组织”和“超主权货币”的深刻的内在悖论。

  希腊危机与上世纪90年代拉美许多国家出现过的货币危机其实十分相像。但不同点在于,希腊不像当时的阿根廷或巴西,它身处一个更大的统一经济体———欧元区之内。这看似是希腊的福音,因为它毕竟能使希腊经济免于立即崩溃的厄运。然而,从反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希腊进行下一步改革的重大障碍?

  我曾经到过希腊,因此对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一点直观了解。一般来说,同样的一份工作,如果在法国和德国的月薪是3000欧元,在西班牙大概就只能拿到2000欧元,在希腊基本上1500欧元都未必拿得到。从经济学角度看,这说明了西班牙、希腊与法德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上的差距。也可以说,一份工作虽然付出的劳动相同,但在法德两国的经济环境中创造的价值是希腊的两倍以上。

  遗憾的是,希腊人并不像中国人那样能够吃苦耐劳。作为欧元的最初缔约国之一,过去多年来,货币一体化带来的希腊物价(特别是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超过了经济自由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论是希腊政府还是希腊老百姓,他们花钱的增长快于他们挣钱的增加。此外,为了兑现竞选时的允诺,轮番上台的执政党普遍奉行“向西欧富裕国家看齐”的高福利政策,使得国家财政雪上加霜,陷入寅吃卯粮的恶性循环之中。

  形象地说,希腊人赚不到德国人那么多钱,却要提前过上德国人的富裕生活。这就是希腊危机的本质。

  现在,希腊政府为了渡过难关,不得不缩减福利,于是就引发了已过上宽裕日子的老百姓的强大反弹。对任何人而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缩减福利,迫不得已时才有可能被大家接受,在一个民主国家尤其如此。

  希腊政府眼下正面临着痛苦的选择,要么,坚决抵御住民众压力,勒紧腰带,以此作为条件,换取欧元区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雪中送炭的贷款;要么,屈从民意,使自己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并最终被欧元区开除。后一种结果不仅对欧盟和欧元区是一个重大打击,对希腊本身更是灭顶之灾。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简单和残酷!

  假如事情真的发展到后一种状况,其实倒也不啻是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快刀斩乱麻之举。那能够帮助希腊国民更早、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西欧兄弟们的巨大差别,逼迫他们接受痛苦的改变。而在事情的另一端,假如欧元区是一个统一国家的话,情况又会比较好办:一国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及其他的经济手段,帮助国内相对贫穷的地区偿还债务、发展经济,那些相对富裕地区的国民想必没有什么理由加以拒绝或反对。目前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正是欧元区内在矛盾的真实写照。(陈季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