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美股 > 伯南克连任美联储主席 > 正文
文/石齐平
本周美国联储局议息,各方关注。其实,还有比议息更受到国际关注的,就是联储局主席伯南克的退出策略。
伯南克曾说,去年九、十月间,他深受煎熬,往往就睡在办公室里,且未必安眠。此刻,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美国经济稍现春芽的此时,伯南克一定时时在盘算:庞大的救市计划何时退出?如何退出?退出后的结果又会如何?会不会退早了以致前功尽弃?或者,退晚了,导致明后年出现大麻烦?
伯南克要考虑的不单纯是经济。他的任期明年一月届满,政策界、舆论界中赞成及反对他续任的声音都有,但最终取决于奥巴马,奥巴马显然更关注的是明年的期中选举,而他的支持度正在下降,这个形势自然也是伯南克需要费神的地方。
在担任美国联储局主席之前,伯南克在学术界一直是位出色的教授,上个世纪一九三零年代的大萧条正是他专精的领域之一。他的结论是,大萧条之所以发生,是货币政策收得太紧的结果;面对大衰退的骤然来临,必要的做法是立即而大量的释出流动性,“即便以直升机大洒钞票亦未尝不可”。
二OO八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显然给了伯南克一个同样也是百年一遇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伯南克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将美国的利率调整到了接近零的水平,但市场中还是借不到钱,因为金融体系已经崩解了,于是一方面注资救金融体系,一方面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直接释出流动性,与此同时,与财政部“合作”,由盖特纳编列空前巨大救市方案,发行国债,再由联储局“印出钞票”来购买,将赤字财政货币化。这一轮下来,不仅将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用到了极致,还再加上了伯南克自己的“直升机”扩张货币政策。目前,巨大流动性的释出似乎终于出现了一些“春芽”,零售略见起色,失业率也略为回降,由于下的药极猛,总会担心它的滞后性的副作用,因此,在适当时机,就必须减轻药量,也就是这些超猛的政策该适时“退出”。比较伤脑筋的是(1)何时;(2)如何。
伯南克此番巨大的实验,无论在经济理论及经济发展上都具有非凡的意义。首先,就经济理论而言,一贯的理解是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与价值的储藏,它本身不是一个生产要素,因此,作为货币发行的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管理好货币的发行以确保物价的稳定。货币发行既不能太少以致影响到经济的运行,又不能太多以致造成通货膨胀。如果根据这样的理论,当前这一次金融危机其实就是过往美国采取过于宽松货币政策以致形成了泡沫而泡沫终于破灭的结果,而伯南克的对策,就好比是用更多的货币去解决因为过多货币所造成的麻烦,有点接近“以毒攻毒”的意思。伯南克如果成功,肯定是经济理论上的一大突破,凭这点,就有资格拿一尊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次,再就经济发展的历史而言,百年一遇的经济大萧条,真的是一个世纪才只有一次,二十世纪的那次就是众所皆知的一九二九——一九三二;十九世纪的那次是一八七三——一八七九。由于二十世纪的那次被称作为“大萧条”,因此,十九世纪那次就只能称作为“长萧条”了,因为它的时间比大萧条的三二个月还长了一倍,达65个月。
令人关注的是,都是些什么因素让萧条终于结束的?二十世纪的那次,据说是凯恩斯理论,可是更多的人认为是二战。十九世纪的那次,更有趣,据说是罐头的发明,也就是“新科技”创造了大量的新需求,终结了萧条。21世纪这一次,如果既不是战争,又不是新发明,靠的是流动性,那么伯南克得它一个诺贝尔奖,就更是实至名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