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雷曼破产报警:被忽视的发行人风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 00:00  中国经营报

  审慎选择交易对手

  而事实上,纵览内地理财产品,有不少挂钩某国际金融机构的指数或是投资某类国际大行发行的票据等理财产品,应该如何防范这类产品信用风险?

  戴伟愉表示,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先弄清楚理财产品的直接发行商是谁。一般国内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人都是国内银行,就是说投资者首先要顾虑的是境内银行的信用风险。

  一般而言,国内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本金都是放在国内,只是利用本金产生的利息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一般是通过期权或者利率互换等手段,与市场中的国际大行进行风险对冲,获取收益。

  例如银行发行了1000万元的理财产品,通过银行间市场拆借等方式产生了50万元利息收入,于是银行就拿这50万元到国际市场上买入某种看涨期权等,条件达成,就形成了收益。如果条件未达成,收益就实现不了,期权费也损失了,不过由于期权有杠杆作用,损失也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本金一般有保障,只要国内金融机构没有出现问题,投资者的资产危险性就不大。”戴表示。

  对于这种产品的风险,民生银行(600016.SH)金融市场部交易中心总经理郑翔表示,银行通常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金融机构做对冲交易,其中所受到的损失一般会由境内银行来分担,而不会直接让客户来承担。他认为,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对冲交易对手是谁,这不应该是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问题。

  但雷曼事件后,这种看法或许有所改变。针对目前部分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不佳,有的甚至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情况不明,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提醒内地商业银行审慎选择交易对手。目前,内地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大多与国外投资银行进行交易,按照“了解你的交易对手”的原则,审慎选择交易对手,仍然是银行设计结构性产品的重中之重。

  “对冲对手的信用风险也应该注意,因为这对理财收益率也有影响。” 戴伟愉说。例如利率互换中,双方约定交换利率4次,这个利率的差额为部分理财收益;如果这个交易对手突然破产,利率互换协议则不能正常执行,这样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会受到影响。

  注意投资标的风险

  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大多数结构性产品相比,银行QDII产品的风险更大。在QDII投资中,境内银行只是销售机构,而且QDII是全部本金外出投资。

  “因此这时投资者应该要注意的是投资标的的信用风险。”戴伟愉说。例如银行QDII此前投资范围都是评级AA以上境外的结构性票据及货币市场,但目前大行纷纷倒闭,其发行的票据评级也有可能变动,因此投资者要密切留意。

  不过无论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还是QDII,在说明书中,投资者很难得知挂钩海外投资产品的详细资料。例如某款QDII产品说明书上注明:此产品投资国际大行的基金产品和票据产品的组合,但投资者很难知道这些基金和票据又投资了什么,而无从知晓这些投资标的的风险如何。

  戴表示,在全球金融机构动荡、流动性缺乏的时刻,投资者在选择海外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关注挂钩的产品流动性是否足够,“例如相比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或者票据,黄金以及外汇市场的流动性更强。”当然,同时还要结合这些挂钩或者投资标的市场的趋势,来判断是否投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