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展望:房市活力不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 00:10 新浪财经 | |||||||||||
【MarketWatch华府8月22日讯】看起来,整个美国都一心想听出房市泡沫破裂时可能发出的声音。 不过,他们从本周公布的七月份房屋销售数字中却“听”不到什么。 经济学家预计七月份房屋销售仍然强劲,与六月份创纪录的水平接近。
过去几周中,有些观察人士注意到房市可能已经触顶的一些线索,诸如拉斯维加斯、圣地牙哥和华府等热点地区房屋销售的放慢。 某些地区的房屋销售也许的确在放慢,但全美的房市像以往一样充满活力。 房市活力十足 PNC经济学家霍夫曼(Stu Hoffman)说,“那些等待房市泡沫破裂的人还得继续等下去,一直等下去。” 他说,证据显示房市“依然活力十足”。 六月份新屋和现屋销售创下最高纪录。基于抵押贷款申请人数多、未完成房屋销售数量上升以及经济基本面状况健康等理由,经济学家预计七月份房屋销售仅略微下滑。 但没有人真的认为房市将像以往那样强劲。 Citigroup Global Markets首席经济学家第克莱门特(Robert DiClemente)说,当然,从最近的房屋开建和建筑许可数量来看,住宅领域依然是强劲的,“但房价占所得的比重持续上升,因此房市的基本面正在走向超买状态。” 随着抵押贷款利率和房价的双双上升,全美住宅的可负担(affordability)指标已经跌至十五年最低水平。 霍夫曼说,“我们预计,到某个时候将看到房屋销售的放慢。” 当然,两年前人们就在这样说了。我们至今仍在等待。 大家知道,当不动产代理人都开始担忧时,那么市场肯定是存在泡沫了。过去一周,不动产代理人行业团体公布了一份手册,针对只付息抵押贷款(interest-only mortgage)和负摊销贷款(negative amortization loan)等高易变性抵押贷款的可能风险提出了警告。 这类贷款好比一辆二手跑车——你被车商说得动心了,买下跑车,却用不起。 库存上升但较缓慢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将于周二公布七月份的房屋销售数字。六月份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房屋销售年率为733万套,创下最高纪录。房屋价格上升了近15%——这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高房价涨幅,但1980年的通膨率高达13.5%。 MarketWatch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七月份房屋销售年率将下降至729万套,这将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数字,几乎为1990年代房屋销售数字的两倍。 房屋销售数量虽然上升很快,但待售房屋的库存数字上升得更快。这是房市触顶的迹象之一,说明卖家正在大量涌入。但迄今为止总的库存水平依然较低,房屋销售平均耗时4.2个月。 当市场变冷时,卖掉一套房子将需要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周三,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将报告七月份新屋销售数字。经济学家预计季节调整后的七月份新屋销售年率为133万套,比六月份创纪录的137.4万套略微下降。 房屋营造商协会报告的七月份销售和买房人数仅略微下滑,也表明七月份房屋销售数字不会下降太多。 待售房屋库存水平较低,约为四个月的销售量,因此迄今为止投机性建设的成分很小。 周三,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也将报告每周的已接受贷款申请数字。这是一个衡量房市的实时指标,尚未显出下滑的迹象。 耐久财订单数字 本周另一个重要经济指标是将于周三公布的耐久财订单数字。六月份该指标调整后的成长为2.8%,五月份为7.3%。核心资本财订单六月份成长7.1%,为五年来的最高成长。 经过这样高的成长之后,经济学家预计七月份耐久财订单将下滑1.3%,主要是因为波音(Boeing)的订单从五、六两月的极高水平降至七月份的较高水平。 李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经济学家阿贝特(Joe Abate)说,波音今年五、六和七月份的订单比2004年全年都高。 花旗经济学家琼斯(Brian Jones)预计,七月份核心资本财订单(剔除了飞机和国防订单数字)将成长4.5%。据此计算,第二季度核心资本财订单平均成长的年率为42%。 阿贝特则预计七月份核心资本财订单将下滑1%。 本周另一个重要经济事件将发生于周五,届时联储主席葛林斯潘将继续他的“告别之旅”,这一次是出席在怀俄明州Jackson Hole举行的堪萨斯城联储银行(Kansas City Fed)年会。 葛林斯潘将发表“关于中央银行运作的思考(Reflections on Central Banking)”的演讲,但他反正是会引起媒体注意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