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被低估的中概股可能加速私有化

2014年02月08日 07:35  经济观察报 

  中概股经历了近两年的集体被做空后,在2013年重新焕发生机,但发生在2014年1月22日的SEC拟暂停四大会计事务所中国业务的事件,让中概股走势蒙上了阴影并可能持续影响其在2014年的表现。

  2013年有8家中国企业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合计融资8亿美元,而2012年仅有两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在股价方面,中概股更是逢上市便大涨。2012年以不到4美元喋血上市的唯品会的股价更是大涨超过100美元。2014年包括途牛旅游网、智联招聘、京东商城在内的几家互联网公司,均打算赴美上市。

  然而,美国监管机构打击中概股欺诈的“整风运动”远未结束,此次SEC拟暂停四大会计事务所中国业务的事件,便是2012年12月,SEC以拒绝配合调查9家中国概念股财务造假丑闻为由,对四大进行了诉讼的延续。

  在美国上市的近200家中概股中,绝大多数都启用了四大会计所的服务。2013年美股财报发布的高峰期将至,这一裁定,将让事务所、企业和投资人都遂不及防。若四大最终被裁定暂停中国业务,中概股股价的大跌将只是负面影响的开始。

  回过头来看,“其实当初我们应该利用浑水做空这个事件,宣布私有化,这会节约很多成本。”分众传媒在2011年年末被浑水做空后股价一度被腰斩至16美元。2012年8月,分众传媒宣布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退市。

  包凡认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后最佳的上市地点一定是在中国,“如果国内券商和基金牌照放开,让更多的实体参与到科技股投资当中,上市门槛再降低一些,假以时日,中国市场就能孕育出成熟的科技公司投资者。”

  而目前中概股股价太高了,一些有国际化布局的中概股可以考虑继续留在美国,但是如果公司本身没有国际化布局,且目前股价也被低估,完全可以利用此次事件做私有化的动作。目前正好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节点。“中国赴美上市的企业,大都属于新经济产业,其中不乏优秀上市公司,但是由于上市规则、投资环境等原因,A股投资者并未分享其成长收益,在美国资本市场监管前景不明的背景下,A股应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这样的企业。”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大量资本的涌入,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企业想要利用机会回归中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日本谈未救助中国渔船原因:中方取消请求
  • 体育冬奥开幕两传奇点圣火 故障五环变四环
  • 娱乐张艺谋缴清超生罚款 748万上缴国库
  • 财经今年能买房吗:二三线城或仅20多个健康
  • 科技虚拟运营商多达19家呈现僧多粥少
  • 博客实拍北京初雪(组图) 冯小刚和春晚的交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民警帮父母“骗”孩子合理用压岁钱
  • 黄有光:驳中国债务与房价危机论
  • 巴别塔荔枝:福利国家如何催生同性恋
  • 启东:劳动力成本攀升与高成本时代
  • 花木兰:美国缩减QE的副作用
  • 林海:京东上市 偏向虎山行
  • 清议:美国为何希望中国经济持续减速
  • 陶冬:看好中国IT业
  • 姚树洁:送礼文化是腐败的温床
  • 张化桥:预测今年的股市
  • 龚蕾:一张图看全球博彩业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