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人:沃尔沃交易中的得与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 13:15  新浪财经

  导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周日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后者旗下沃尔沃(Volvo)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这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购得全球性知名汽车品牌。《经济学人》3月28日针对这一交易发表了评论文章,综合分析了福特、沃尔沃以及吉利三方在该交易中的得与失。以下为文章摘译:

  福特汽车公司花费了10年时间大举并购欧洲汽车品牌,旨在创建一个所谓的高档汽车集团。自1987年收购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标志这一计划开始后,相继收购了捷豹、沃尔沃和路虎。然而,所有这一系列收购都被证明是昂贵而糟糕的。现在,福特又花费了3年时间进行棘手的谈判来拆分这一汽车集团,甚至在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出售了这些欧洲品牌。2007年,福特将阿斯顿马丁出售给了英国为首的一个财团;2008年,捷豹路虎被印度塔塔汽车公司抢购;今年3月28日又达成了一项新的交易,中国一家小型但极具雄心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收购了沃尔沃。

  18亿美元的交易价格,仅仅是1999年福特收购沃尔沃价格的一小部分。(当时收购价为64.5亿美元。)而对于福特来讲,真正的损失可能比这一组数据显示出来的更大。福特曾多次在亏损年中资助这一瑞典汽车制造商,即使是现在,福特仍然面临着与吉利交易有关的更多费用开支,这将会消耗掉大部分交易获得的资金。

  多年来,沃尔沃车型的设计和生产都与福特汽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于结合程度之深,福特与沃尔沃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彻底分割开来。双方在销售协议中表示,希望今年第三季度末能完成所有工作。此外,福特还在协议中承诺暂时继续为沃尔沃提供发动机和动力传动技术,就像当初对印度塔塔承诺的为捷豹路虎提供的支持一样。

  当中国吉利于去年中期公开表达收购沃尔沃的意向时,业界曾普遍猜测福特是否会愿意承担其技术和其它知识产权流向发展迅速的中国企业的风险,因为未来这一企业很可能将会发展成为福特的竞争对手。当沃尔沃交易宣布时,福布表示已采取了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这一情况发生。

  尽管沃尔沃只占据福特品牌汽车产量的一小部分,但这一收购对于中国吉利来讲仍是充满挑战的。去年,吉利的汽车年销量仅为33万辆,并且大部分都销往中国国内,这一销量与去年沃尔沃的全球销量基本持平。与大多数的大型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同,私人所有的吉利公司融资能力近几周已遭到一些质疑。当然,当中国国有银行表示将会为吉利提供财政支持后,这一疑虑便消失了。

  吉利集团董事会主席、即吉利创始人李书福称自己是中国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他和他的经理人都很喜欢说大话,李书福曾承诺将于2015年将汽车年产量提高到200万辆。但他另外一项计划,即曾表达过的于2007年进入欧洲市场并于次年进入北美市场被证明似乎没有什么实质进展。

  残酷的事实是大多数进行跨国收购的汽车制造商最终都很失望,比如克莱斯勒(Chrysler)、宝马(BMW)、罗孚(Rover)以及福特曾经对沃尔沃的收购。如果吉利真的能打破这种趋势,它必然会取得异常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对沃尔沃来说,这一交易是极具吸引力的。首先,它获得了进入正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的机会,并且,如果吉利遵守其承诺,沃尔沃当前的管理团队以及在瑞典和比利时的工厂都将被保留。沃尔沃在福特的怀抱中已经蒙受了巨大损失,或许在接下来更集中的自治管理下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如果这样,吉利的投资将会收到良好的回报并完成进入国际市场的跳跃,同时还拥有了可以在国内销售的高价汽车。

  对于福特来说,尝试建立欧洲高档汽车集团的失败既消耗了其管理时间又损失了大量现金。福特在经济危机期间依靠自己的顽强没有接受政府救助,相对于它的竞争对手通用和克莱斯勒来说,拥有道德优势。当然,伴随其尊贵态度而来的是福特几乎拥有全球10大汽车制造商中最差的资产负债表,而出售沃尔沃所得的少量资金对其现状并不会发挥太大作用。现在,福特可以将其管理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重建他们核心的美国市场或推进“一个福特”的战略。

  遗憾的是,这一交易对汽车工业最大的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即不断上涨的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在成熟市场领域。事实上,自出售捷豹路虎起,福特正在有计划地向拥有雄心壮志的新兴市场竞争对手转移生产力,从而帮助其做大核心的富国市场。

  或许,对福特更大的担心来自其承担的将知识产权泄露给沃尔沃中国购买商的风险。然而,其实这一风险早在福特与另一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合作时就已存在。私下里,西方汽车行业老板们推断,不管双方在书面上达成什么样的防护措施协议,一定会有部分福特的技术不可避免地泄露给中国贸易伙伴,但他们把这称为是与中国进行交易的部分代价。鉴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或许这一代价的付出是值得的。(李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