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1:奥巴马新政如何再造美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7日 01:48  21世纪经济报道

  卢锋

  自从2007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人们曾多次以为危机已经见底,但随后的发展又一次次的打破了人们的幻想。在战后最大的金融危机面前,奥巴马——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开始了他的新政。人们希望这位总统可以像大萧条后期上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一样,给予美国信心和希望,并开启新的繁荣时代。虽然奥巴马现在依然深受美国人的支持,但假如未来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恐怕其新政最后也可能沦为人们取笑的对象。而且现在已有市场人士指出,奥巴马新政的目标过多,施政面过宽,很可能最后效果不佳。

  作为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和中国出口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美国经济的兴衰在短期内显然会极大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运转。为此,本报此次特刊登北京大学卢峰教授的相关文章,希望各界人士可以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信息,以对未来早做安排。(文/谷重庆)

  2006年,美国房地产次贷违约率不断上升。到了2007年4月,曾为全美第二大次贷公司的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破产。8月,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倒闭最终引发了美国次贷-次债危机全面爆发的第一轮冲击波。2008年,以贝尔斯登倒闭、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并购、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放弃独立投行身份为标志,第二轮冲击波来临并在欧洲等国引发连锁效应,美国次贷-次债危机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对于不断恶化的金融和经济形势,布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美联储在2007年8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资金紧缺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二是建立了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纾困计划(TARP)基金,对金融机构直接注资或购买其问题资产;三是提供产业救助和刺激经济。在空前力度的救助措施下,过去几个月没有出现冲击整个金融系统的事件,金融形势表面看似初步企稳。但从以下三方面看,目前危机仍在发展,不能排除发生第三波冲击的可能。

  一是房地产价格调整尚未见底。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年初发表报告指出,虽然房价已大幅下跌,但由于仍有过多存货,房价今年仍将下降。笔者年初访谈纽约政界、学界和商界等各类机构,分析人士大都认为纽约房价还要下跌20%-40%;二是消费信贷和商业地产贷款坏账增加可能导致银行大范围倒闭;三是泰德利差【TED spread,即三个月期的美元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三个月期的美国国债利率之间的利差,主要用来反映市场中的总体信贷状况。泰德利差越大,市场中的资金状况就越紧张——编者注】和其他利差指标仍处历史高位,表明市场流动性仍非常紧张。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美国的实体经济危机也陷入衰退之中。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GDP折合成年率统计下降了6.2%。失业率从2006年底4.4%上升到目前的超过7%。依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专门委员会的评估,美国经济从2007年就已进入衰退。CBO估计美国经济2009年将负增长2.2%。由此可见,此次衰退将成为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失业率见顶时将接近10%。

  在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实体经济全面衰退的双重打击面前,新任总统奥巴马宣称要锐意变革以“再造美国”。从目前的情势看,奥巴马新政大致会围绕“整肃金融、刺激经济、长考财政、护卫美元”这四大主轴来展开,下面笔者将就这四点详细阐述。

  整肃金融

  整肃金融包括两阶段内容。第一步是对金融危机继续采取急救措施。针对坏账增加可能引发银行大面积倒闭及信贷和流动性紧张的问题,美国前一段曾讨论借鉴上世纪80年代末应对储贷(S&L)危机时所实行的清债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模式,即通过建立坏账银行和综合银行剥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但由于担心银行坏账规模太大等原因,目前政府尚未采取这种独自兜底处理的措施。

  2月10日美财长盖特纳推出《金融稳定计划》,对两大紧急难题提出“两个1万亿”的应对方案。一是通过政府与私人资本合作设立一只基金,剥离并处理银行坏账问题。计划该基金启动时规模5000亿美元,视效果可扩大到1万亿美元;二是将美联储向信用卡、教育、汽车和小企业贷款的规模从此前上限的2000亿美元扩大到1万亿美元。但华尔街对这两项举措并不看好,盖特纳甚至引来了“志大才疏”之类的负面评论。由此可见,如何“止血”仍是金融新政的急务。

  “止血阶段”过后奥巴马政府将重视整治金融系统。虽然里根改革后一段时期,美国体制演变大势侧重在放松管制,然而如现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指出,民主社会中事件和观念影响政策选择……如同病人经历过心脏病袭击后改变运动方式一样,近来变化使得新政府可能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政策。

  在危机的紧急阶段过去后,美国政府对金融系统的监管政策和体制调整会突出一个“管”字。管什么和怎么管将构成奥巴马新政的看点。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观察加以推测。一是管激励机制。例如在房地产次贷的“发贷-转移”模式下,最可能识别风险的房贷首发机构没有动机控制风险,证券化终端产品的投资方虽有动机判断风险但却面临识别障碍,显然存在激励机制不兼容问题。如何引入必要的监管以防范激励机制扭曲所造成的危害,应是未来改进监管的重点之一。

  二是管经营方式。过去一段时期,美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出现了一系列扩张过度和低估风险的问题,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杠杠率过高,无需首付、利率可变的“忽悠贷款”(teasing loans)在相当范围内流行,华尔街机构过于夸大证券化功能,过于夸大技术模型在证券定价和交易过程中的功能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加强监管的切入点。

  三是管组织架构。一国的金融组织架构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历史环境中通过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逐步形成的,危机冲击提出的教训会通过后续调整加以补救。例如“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简称)这类承担政策性目标的机构,其设立及运作方式对房地产市场的失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对整个金融组织架构的调整。

  四是管高管薪酬。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高管薪酬一般被认为是市场机制和企业内部决策的问题,然而这次危机中,部分金融机构的高管所获取的天价薪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批评。这些动向能否显著改变美国的传统商业伦理,并在高级企业人才“定价”机制上引入某些管制因素,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五是管货币政策。经验证据显示本世纪初美联储货币政策失当与房地产泡沫存在显著联系。检讨美联储货币政策涉及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问题。比如如何看待“核心通胀”概念的操作含义?如何评估货币政策在处理资产泡沫问题上“非事先干预”的传统主流立场?对这些问题的检讨可能会派生出某些具体的调整措施。

  刺激经济

  2月15日,《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由奥巴马总统签署生效。刺激计划是奥巴马新政目前最大的看点,也是决定新政成败的关键。

  依据经济学标准理论,应对经济衰退的传统需求管理政策,通常从减税刺激消费和政府扩大投资两方面入手。但是美国本次危机的特点在于,此前美国的总消费过度是危机根源之一。美国决策层和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这次不能指望消费增长来刺激经济了,因此政府投资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