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爱”美邦,同摩根士丹利合并经纪业务
本报记者 李 叶 北京报道
又一个时代正在走向终结。花旗集团愈发显得形单影只了。
1月14日,花旗集团首席执行长官潘伟迪52岁生日。上任13个月。终于不堪华尔街危机重负的他,开始变卖资产。
据国外媒体报道,花旗集团已于13日晚些时候正式同意将旗下美邦证券与摩根士丹利的财富管理部门合并,这些拟议中的举措将彻底瓦解1998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时提出的金融超市理念。
不过,民族证券海外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吴天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事件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事件本身,“这意味着美国金融市场一步步恢复的开始”。
经济毒瘤恶化
财务危局难挨
财务危局已经使花旗集团管理层焦头烂额,金融超市梦彻底宣告破产。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集团发布第四季度业绩时,预计将公布至少100亿美元的运营亏损。
随着管理层对业绩的统计,这一数字可能还会发生变化。由于约40亿美元出售德国零售银行业务的一次性所得(去年底完成),花旗集团的季度净亏损将接近60亿美元。
外媒表示,此亏损数额已经远远超过了此前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的41亿美元。这是花旗集团连续第五个季度亏损,2008年花旗的亏损总额超过200亿美元。比近几年的最大净亏损额2007年第四季度的98亿美元还要高出100亿美元有余。
去年12月份,花旗经历了“史上最糟糕的一个月”。不断恶化的美国经济导致数百亿美元消费者和企业贷款的违约激增,特别是与房地产有关的贷款。
花旗集团上周也表示,由于荷兰化工制造商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 AF的美国子公司申请了破产保护,花旗将在此制造商的贷款上蒙受14亿美元损失。
如此巨额的亏损数额使得花旗不得不迈出瘦身的步伐。据记者了解,摩根士丹利需向花旗支付27亿美元,收购美邦、Smith Barney Australia和英国的Quilter,并将持有这家合资经纪行51%的股份。交易完成时,花旗将实现58亿美元利得,并创造出约65亿美元的有形普通股权益。
“全世界的并购整合差不多都如此,市场不景气,尤其是华尔街的源头更难堪金融风暴的扫荡。不过大摩收购花旗资产以后,也将面临着整合资产的磨合。”吴天瑶告诉记者。
两“冤家”结盟
全球最大券商诞生
曾经是华尔街上竞争的两巨头,而今却从竞争走向合作。某种意义上而言,落难的花旗成全了同样深处危局中的摩根士丹利。
花旗周四下跌15.5%,排名纽交所跌幅榜第四,花旗股价周三重挫23.2%,列当日纽交所跌幅榜第一。此外,摩根士丹利周四的收盘价为16.26美元。
合并协议条款规定,摩根士丹利有权在3年后将持股比例增至65%,4年后可增至80%,5年后则可以100%控股。从协议中不难看出,花旗维持“相当数量”持股比例的时间或许只有5年。据测算,合资企业的建立将节省资金约11亿美元,这主要是得益于两家公司在技术、运营和产品开发等部门上的整合。
预计合并工作于三季度完成,合并后的“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将拥有包括美邦近1.1万名经纪人和摩根士丹利的8000名经纪人,其规模之强悍在全球经纪行业中没有对手可匹敌。新公司的客户资产规模则达1.7万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联席总裁詹姆斯·高曼将在保留原职的情况下出任新公司董事长;刚离任的花旗全球财富管理业务美国加拿大区总裁查尔斯·约斯顿将担任新公司总裁。
花旗在1月22日发布第四财政季度业绩时,可能会宣布继续剥离花旗集团的消费金融业务,例如普瑞马瑞卡金融服务、花旗金融和私人标识信用卡业务,以及它在日本的多项消费者相关业务。
外媒还报道,花旗集团还计划显著减少自营交易业务,因为它一直在消耗公司稀缺的资本金。知情者透露,此次变革目标是从花旗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约三分之一的资产。
吴天瑶表示:“以后海外市场还会出现类似的重组活动,这是银行业精简业务改革的开始,这将带动美国金融业乃至美国经济的复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