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股评论:谁击垮了花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 02:27  第一财经日报

  冯郁青   

  迈瑞迪斯·惠特尼 (Meredith Whitney )一年前在华尔街还名不见经传, 即便是今天在雅虎金融网站花旗集团分析师的排名里,惠特尼还是最后一个。

  但实际上,惠特尼如今已是纽约最炙手可热的分析师。她的每一次断言都令花旗集团和其他大银行的高管们心惊不已。

  早在2007年10月31日,惠特尼就预言了花旗的困境。那一天,她预言说花旗集团管理如此混乱,要么大幅降低分红,要么毁灭。

  也就是在这一天,这位寂寂无名的奥本海默公司(Oppenheimer & Co)分析师使得纽约股票市场几近崩溃,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金融市场的市值缩水3690亿美元。四天以后,花旗集团的CEO普鲁士辞职。2008年1月,花旗集团削减了它的分红。

  过去的一年里,当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声称已经进行大规模减记和募集资金时,惠特尼的回应总是:“你们错了。你们还没有直面自己管理有多么失误,还有更多的问题在后面。”

  事实证明,大部分时间里惠特尼都对市场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一年以后,花旗集团,这个曾经的全球最大银行,在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相继消失后也几近倒闭,不得不接受了政府的救助。

  11月26日接受彭博社的采访时,惠特尼表示,政府投入银行业,尤其是投入到花旗集团的资金,只不过是暂时堵住了漏洞。

  “它的资本比率在这星期看起来非常好,”惠特尼说,“实际上将会和第三季度差不多,因为需要包括募集太多的资本。”

  没有控制的扩张

  并不是惠特尼造成了华尔街的坠落,而是华尔街对风险的藐视和对利润的疯狂攫取成就了惠特尼。

  这位38岁的女分析师洞察了华尔街前几年兴旺发达所积累的祸端。

  风险和利润从来都是金融市场的应有之意。就像花旗集团的高级顾问、美国前财长鲁宾曾经对其当时的CEO普鲁士建议的那样,花旗只有冒更大的风险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但这次金融风暴则告诉人们,没有控制的风险,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在去年,惠特尼对花旗发出警告的前一个月,根据《纽约时报》报道,花旗银行集团的高管们开会评估自身在这方面的风险状况。当时的花旗CEO普鲁士第一次了解到集团持有43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资产。但他被下属告知,没有出现大的损失。

  从2002年开始,在普鲁士要求交易部门带来更大利润的压力下,花旗集团开始涉足CDO领域。从2003年到2005年,花旗集团发行的CDO增加了三倍,从62.8亿美元增加到200亿美元。花旗集团成为这个行业最大的参与者之一。  发行CDO的公司从卖出的CDO中收取从0.4%到2.5%不等的费用,这也就意味着花旗在2005年从发行CDO中赚取的费用就有可能达到5亿美元。

  并不仅仅是花旗一家在做与房贷有关的生意。整个华尔街都因为与次级房贷有关的各种债券和金融产品而兴旺发达。

  根据Portiforlio.com的数据,在2000年,次级房贷的款项为1300亿美元,其中550亿美元被重新包装成房贷债券。但是在2005年,在次贷上的款项就已经达到了6250亿美元,其中5070亿美元进入了房贷债券的领域。

  “问题不是说为什么花旗要经营这些现在看来有毒的房贷产品,”普天寿集团的首席投资策略师朴文(John Praveen)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而是华尔街都在这样做,每家银行都面临很大的赚钱压力。”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2005年,当花旗集团开始从内部扩张时,鲁宾认为花旗集团已经落后于其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他积极推进了公司高速成长的固定收益产品交易。

  从那以后,花旗在CDO市场上进一步扩张。但花旗集团的风险管理没能够跟上其越来越高的风险。在今年早些时候,美联储关于花旗的一份报告指出其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表现非常薄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