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在颠簸的市场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21:02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纽约8月28日讯】这些天来,相信你一定在密切关注着各种财经媒体的头版消息,或者你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正在想办法寻找其他的出路。大量堆积的各种财经资讯已经让你患上了消化不良,可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着眼于长期的人,又何必让这些短期的消息填满你的头脑?关键其实只在于,要对华尔街这剧烈的短期波动视若无睹,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做到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问题呢?

  我知道,自己其实也不过是众多的财经记者之一。我们各自都有各自的观点,这些观点都建立在一系列当前的事实基础之上--尽管这些事实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

  归根究底,有些事情,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我们也整天听到各种关于信用危机的说法,而且和别人不同的是,我们听到的还更多、更深入。只是,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因素--风险的扩张、衍生产品的复杂等--使得哪怕是专业的投资人也不敢断言自己的判断就百分之百是正确的。

  没错,说这一切可怕也不能算是夸大其词。只是,在市场环境的任何一次变化当中,我个人总是倾向于重视那上涨的潜力和机会。这也是我的投资原则:作为一个价值型投资者,在市场做出过度反应的时候,我总是会专心致志去寻找投资的机会。在今天的市场当中,我就发现了一些机会。

  大乱与大治

  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诸如

房地产、商品和股票等各种资产的价格之所以会过度上涨,显然是因为信用的极端泛滥和买家的过分慷慨,突然之间,信用紧缩起来,局面自然就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只是,这样的事情迟早都是要发生的。

  众所周知,疫苗的工作原理就是让你得一场小病,以后就不会再惧怕任何大病,我认为当前的行情某种程度上说来就是在给我们种疫苗,风浪过去之后我们会变得更为强大。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这能够让我们回归现实。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将这产物叫作金融保守主义。不过我倒宁可称之为审慎和现实的回归。我发现,在以下几个领域当中,这种回归都在上演,而这一进程最终又会使我们的经济变得更为强大、更为稳定。

  --放贷行为。显然,放贷行为,尤其是那种没有头期的放贷,已经被愈来愈多人所否定,认定应该在淘汰之列。 借贷方必须做出严格的承诺,而且其还款的意愿和能力都应该受到严格的审核,这一点不但适用于当前,也适用于未来的各种利息环境,不能有任何的例外。借款的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事实上,这种“批发”般的融资管道被切断,严格说来是一件好事。

  --房地产的价格和就业。整体房地产也好,住宅也罢,都应该在真正存在对应需求的时候建设,提供给那些真正需要而且能够负担的购买者。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承受任何贷款负担,并豪赌一场价格上涨的。同时,房地产市场导致的就业数字扭曲也将被扔进历史的深处。在某些大都市,30%甚至40%的就业机会都是产生于房地产市场或者建筑行业的特定领域。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们对借来的钱实在依赖得太厉害。

  --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扭曲的情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

石油价格尤其是首当其冲。诚然,长期角度看来,油价的上涨是大势所趋,但是经济的降温将使得过剩的需求得到缓解,降低通膨压力。结果就是,人们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过高的股价。最后,正如我们业已看到的,前述这一切会帮助股市挤掉一部分泡沫。放贷者、商品生产者,以及那些需求纯粹是因为信用过于宽松而膨胀的产品的生产者都将重新开始脚踏实地地行事。

  病情会加重吗?

  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些什么,因此,只要风险存在,情况就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所谓信用危机完全可能导致一场新的、更严重和更广泛的危机。有人会说1997年和1998年那样的情形我们都走了过来,可是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

  嘉信理财首席投资策略师桑德斯(Liz Ann Sonders)不久前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我们面前还有众多风险的存在……(不过)过去所发生的历次金融危机,只要不是和经济衰退同时出现,对于市场而言往往都是好事。”

  我完全同意。

  我的建议

  1、保持耐心。你是长期投资者,这一点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的。正如北加州理财规画师兰波特(J. Jeffrey Lambert)和约翰森(Jim Johnson)日前在致客户的信件中所指出的,“我们将这一切都看作市场的一种正常运行……短期看来,市场的确常常是感情用事,但是从更长的周期着眼,市场其实还是符合理性的。”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轻率做出结论,更加不能轻率采取行动,否则会追悔莫及。

  2、保有和增加储备金。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今年稍早时还是负数的储蓄率再度变成了正数。事实上,那些拥有一定规模储备的家庭在面对诸如失业、大笔开支和利率变化等财务挑战时,其地位要明显坚强得多。我们必须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将对别人借款的指望放在第一位,只要你能够储蓄,就不该咀嚼储蓄。至少我们也应该建立相当于六个月收入的储备资金。

  3、避开高风险投资。在当前金融市场的大潮中,投资和贷款一样,都在围绕其承担的实际风险重新定价。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在这样的时候,购买那些高风险的投资恐怕就称不上明智的决定了,比如中国股票之类。或许将来某一时间,这些资产的投资时机会成熟,但是至少现在不是那样。

  4、抓住机会,留神风险。脏水固然要不得,但是把婴儿一起泼出去也不值得提倡。大多数金融服务企业现在都遭到了猛烈的冲击,在它们能够证明自己无辜之前都被市场假定为有罪了。不过在我看来,这很可能恰恰就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买进那些真正坚实可靠的金融公司的股票,尤其是银行的股票。有报导称,股神巴菲特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情。诸如美国银行(BAC)和Wachovia(WB)这样的领头羊,或者Regions Bank(RF)和Fifth Third(FITB)这样的重量级地方玩家都是可以考虑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股票。它们的股息收益率都相当可观,而且有能力经受市场风雨的洗礼。

  归根究底一句话:如果你打算有所作为,就密切关注市场,如果你不打算做什么,就根本不要看它。无论怎样,首先我们都不能惊慌。

  (本文作者:Jennifer Openshaw)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