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会计丑闻?市场已经没有兴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22:46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纽约7月10日讯】面对现实吧:人们不再关心会计丑闻了。证据就是市场对华尔街宠儿及科技股中坚国际整流器(International Rectifier)(IRF)不正规会计操作的反应(或者说没有反应)。

  周一,当这家位于加州的电流控制设备厂商宣布解雇首席财务官时,它的股价反而立刻走高;该公司还宣布,其全球销售和营销的负责人也离职了。该股虽然一开始波动得很厉害,但现在已经差不多回到4月9日开盘的水平——那一天该公司首次在一份新闻稿中披露存在“不正规的会计操作”,但几乎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也几乎没有激起投资者的义愤。

  当然,该公司算不上家喻户晓,尽管它在科技股投资者中间非常出名,在1999年和2000年股价也曾大涨。然而,这毕竟是一家市值接近30亿美元、营收超过10亿美元、盈利高于1亿美元的公司,披露存在“会计不正规操作”却没有引起关注,市场的反应虽然够奇怪,却是可以理解的:最初的披露回避了细节,声称不正规操作仅局限于旗下一家外国子公司,“除了其它问题,包括产品销售方面的营收提前认列。”

  在之前六个季度以及截至2006年6月30日的财年里,看起来发生了什么丑事。如果不深入了解,可以说相当单调。

  在该公司声明公布的次日,Stephens & Co.分析师库柏(Todd Cooper)在一份报告中对客户说,他并不认为International Rectifier的管理层“不道德”,尽管他承认,这种方式有时候显得激进。他毫不担心调查的结果,认为最可能的情况“也许是那些营收从一个季度转入下一个季度,但总的营收不会改变。”他补充说:“这属于季末出货的问题,这些出货何时应该被认列为营收可能是这个问题的本质。”

  到了5月11日,该公司在提交给证管会的报告中透露了更多细节(之前新闻稿中未披露),表明事情比提早认列营收更为严重。这一次该公司的调查发现,“除了其它事情”,那家外国子公司偶尔会将“没有根据的订单”入帐,那些订单“导致产品出货和销售纪录,但客户却没有责任收取货物并支付货款。”我最喜欢披露中的这一句:“这种操作包括将某些产品运送至不属于公司物流体系的仓库中。”在会计术语中,这种不属于公司物流体系的仓库往往指的是“影子仓库”。

  Analyst's Accounting Observer是一家面向分析师的会计内容刊物,它的出版人希希斯基(Jack Ciesielski)说:“听起来,某些人非常担心达不到业绩目标,因而迫切需要采取创造性的方法。”International Rectifier拒绝进一步的表态,说调查仍在继续。虽然该公司已经表示人为夸大的营收可以追溯至之前几个季度,但分析师库柏并不改变最初的观点。他在最近一份报告中说,“会计出错可能是International Rectifier的日本子公司,这个子公司占总公司营收的10%左右。我们相信日本子公司有问题的营收只占很小比重,意味着该公司总营收中可能存在风险的不到1%。”

  尽管如此,市场对可能的会计欺诈(不管规模多大)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仍然是令人震惊的,特别是因为有时候激进的会计操作反映了公司的文化。希希斯基说,市场对此集体反应冷淡的原因之一是,尽管International Rectifier出现这样的问题,但以打击会计诈欺为目的的萨班斯法(Sarbanes-Oxley)大多数情况下是起作用的。“没有再出现2000年早期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可怕的案例,International Rectifier的事情虽然令人厌恶,但毕竟不是安然(Enron)。”此外,“由于安然确定了会计丑闻重要性的尺度”,其它任何事件相比之下就显得苍白。最后还有人的因素:过去六年来,分析师和投资组合经理人在后安然时代积累起来的怀疑情绪已经消失,因此他们根本不关心会计丑闻,至少现在不关心。

  (作者:Herb Greenberg)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