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美股评论 > 正文
 

分众传媒为纳市再造概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9:23 《财经时报》

  分众传媒需要在上市后的某个时间,借收购框架媒介的利好消息,给那些“放松”下来的投资者们提提神

  □ 本报记者 刘洋

  在中国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分众传媒(NASD(行情 论坛)AQ(行情 论坛):FMCN)
,以超过1亿美金的价格收购框架媒介(Framedia)100%股权后,公布此项收购交易的当天,分众传媒收于26美元/股,其在纳斯达克的市值超过了9亿美元。这家依靠“户外电视传媒”概念,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广告传媒公司,如愿以偿的成为内地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境外上市公司。

  从公开募股至今,

分众传媒纳斯达克上市已逾百日。2005年8月,分众传媒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季报:公司第二季度净营收为1460万美元,同比增长127.9%;第二季度净利润为430万美元,同比增长119.2%。

  在纳斯达克,精明的投资人决不会关注源于同一种概念起家第三家上市公司。而精明的公司就在于能够不断的在初始概念中注入其他的新鲜概念,借以招徕更多投资人的目光。分众传媒同框架媒介之间的交易,不外乎是一次广告概念中细分概念的尝试。本次收购,分众传媒要传达给纳斯达克投资人的是:分众传媒并不缺少新的增长点。

  2005年1月,分众传媒同框架媒介达成首次交易。江南春以相当便宜的价钱购入框架媒介的

液晶业务。

  事实证明,这部分业务为分众传媒和江南春的纳斯达克之旅增色不少——分众传媒的发行价格每股达到17美元,远远超过预期的每股14-16美元。毫无疑问,收购框架媒介的液晶业务是分众传媒登陆纳斯达克前最重要的一次“镀金”。

  远赴纳斯达克上市的过程要远比想象中的顺利和成功。与此同时,分众传媒收购框架媒介余下的电梯平面广告业务的谈判也未曾中断过。 “9月基本上把框架定了下来(指收购)”。江南春事后对外界坦言。

  分众传媒需要在上市后的某个时间,借收购框架媒介的利好消息,给那些“放松”下来的投资者们提提神。同上市之初的包装概念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分众传媒给纳斯达克的投资人又引入了“内地第一电梯平面媒体”的概念。

  框架媒介同分众传媒似乎有着一种不为人知的默契。2005年1月,框架媒介将旗下液晶业务打包出售给分众传媒后,便着手整合内地的电梯媒体行业。更为巧合的是,在框架媒介同分众传媒间达成最终交易的前几天(2005年9月),框架媒介才刚刚完成对国内最大的9家电梯媒体的收购。

  接踵而来的是,框架媒介在原有优势基础上与其他20几个主要城市形成策略联盟,媒体网络遍布全国,这使框架在电梯平面媒体领域拥有了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中国内地电梯平面媒体第一品牌已然形成。而几天后江南春便“拿下”了框架媒介。

  框架媒介的一系列收购和重组看来只是在等待着分众传媒的召唤,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分众传媒的股价正续势冲击其3个月以来的巅峰值。对于分众传媒购入“内地第一电梯平面媒体”的故事,纳斯达克的投资人们似乎是相当满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2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