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殖利率能涨起来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23:23 新浪财经 | |||||||||
【MarketWatch纽约10月18日讯】债券殖利率的牛派是否准备好了,要跟殖利率下跌的趋势打一场持久战呢? 两次袭击墨西哥湾的飓风以及一些黯然失色的经济数字之后,投资者开始担忧经济成长会受高油价的影响。
但是联储官员发表了几次精心准备的讲话,这种担心很快便被对通膨的忧虑所取代了。 甚至在上次政策会议上投票不赞成加息的那位联储理事也表示,通膨率上升是一种风险,抵抗这种风险仍然是联储的首要任务。 这样一来,联储主席葛林斯潘任期最后日子深为困扰的那个债市谜团,也许能够得到化解。 上周五盘中,十年期国债殖利率猛冲至4.528%,创下六个半月高点,但收盘时回落至4.491%。 本周一盘中,该殖利率下跌0.012%至4.479%。 更重要的是,殖利率牛派开始面对4.5%上方的关键阻力位。跨过这个阻力位将标志着长期利率一个主要拐点的形成。 他们真的准备在眼下开始一场规模如此之大的战役吗? 从这个阻力位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先前战役的结果来看,十年期殖利率的首次突破企图可能归于失败。 但与以往普遍预期殖利率上升的情形不同,这一次市场情绪似乎喜忧参半。 也许正是这种不愿再次受愚弄的心理,最终会推动殖利率突破这道障碍。 长期趋势线面临考验 自2004年6月开始加息以来,联储便不得不面对着一个殖利率的谜团:尽管联邦资金利率当前水平几乎是首次加息之前的4倍(从1%提高至3.75%),但十年期债券殖利率反而下跌了(2004年6月30日为4.617%)。 不管是因为债市相信联储对抗通膨的战争终将胜利,或者是债市对经济缺乏信心,总之十年期国债殖利率总是摆脱不了一个“高点愈来愈低”的型态。 在该殖利率的技术图表上可以看出一条明显的下跌趋势线,它连接着2000年9月(5.990%)、2002年4月(5.457%)、2004年6月(4.874%)、2005年3月(4.693%)以及上周五等多个月度低点。 如果剔除1999年12月至2000年8月这段时间——期间十年期殖利率月度收盘水平六次高于上述下跌趋势线但从未扭转下跌趋势,那么这条趋势线甚至可以回溯至更远的过去,大致可以连上1997年4月高点(6.986%)、1996年9月高点(7.065%)和1995年3月高点(7.454%)。 一旦月度收盘甚至周收盘水平高出这条趋势线,很可能迫使大量殖利率空头部位向多头部位转变,甚至可能惊醒几位自从上次突破便进入冬眠期的沉睡牛派。 殖利率能涨起来吗 自从联储于2004年中期开始加息以来,债市投资者已经知道,殖利率终有一天要上升的。他们很可能是对的,但错误的时机判断使他们损失了大量的金钱。 十年期殖利率几次跌至4%以下——2004年9月、10月以及2005年2月、6月和9月,迫使许多人认输投降并重新思考债市的基本面。债券殖利率总是不能保住反弹成果,一定有真正解释得通的原因。 现在,许多人不再那么重视联储的加息了,他们观察着基本面和技术面,认为最可靠的赌注还是押殖利率走跌。 花旗银行(Citigroup)固定收益策略师弗雷兰德(George Friedlander)在最近给客户的通知中说,长期利率之所以不跟着短期利率一起上升有几个原因,包括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债券的需求(美国债券利率相对较高),新债券的供应有限以及对联储控制通膨终将取胜的信心。 FX Analytics合伙人、技术分析师索林(David Solin)认为,十年期殖利率过去两年来也许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触顶型态。虽然他对这个型态没有“极强的信心”,但认为看跌殖利率的潜在回报非常之高。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经济学家洛奇(Stephen Roach)认为,起作用的是一种“新通膨”因素,包括因为缺乏货币纪律而导致的经济和资产通膨,没有能源危机的迹象,以及金融市场和央行对通膨预期的调整。 他承认,今后一年内也许会存在一些通膨担忧,但相信这些担忧最终会变成“假警报”。 对债市基本面的认识一年内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真是令人惊异。要知道尽管对趋势的认识是正确的,时机判断也可能出错。 与此同时,葛林斯潘和联储仍然警惕着“预期中”的通膨,尽管债市就是不理他们那一套。 正是这种不情愿使债市总是跌不下去,而加入联储阵营最终将推动殖利率越过上面提到的下跌趋势线。 但正如所有人一样,我现在也不愿押注这种情形一定会发生。这条下跌趋势线看起来依然那么坚固,要我认为它会被摧毁,眼下信心还不足。 这一次,受愚弄的又会是谁呢? (本文作者:Tomi Kilgore)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