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美股评论 > 正文
 

美联储11度加息的政策哲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4:04 证券时报

  程实

  格林斯潘的执着和固执一直是他著名的性格标签之一,这位“关键先生”在即将交出美联储掌门人指环的最后几个月,再次用充满智慧的调控手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北京时间9月21日凌晨,美联储再次加息25个基点,将利率水平提升至3.75%的四年来最高水平。

  虽然这次加息无论从节奏还是幅度上都不过是因循守旧的重复动作,但自去年6月美联储货币政策风向标发生转变以来,这第11次加息却是最具悬念的。原因主要在于飓风“卡特里娜”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巨大伤害,出于修补经济受损和重塑经济信心的目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提出了暂缓加息、放松银根、静观后效的政策建议,甚至连国会议员都通过舆论渠道向格林斯潘施压。如此背景之下,美联储的第11度加息不再像以往那样板上钉钉,市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美联储压力之下的政策反应。

  事实证明,外部的压力引致了美联储内部的激烈争论,结果就是自2003年6月以来10位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委员们第一次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近日也承认:“海湾地区灾难之下的大范围受损,以及如影随形的经济活力断层和

能源价格上涨将使消费、生产和就业出现回落。”数据显示,“卡特里娜”飓风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0亿美元左右,令美国失去了40万个就业机会,并可能使美国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率下降0.5%-1%。美联储对经济运行放缓的担忧显而易见。

  但这并不能阻止美联储作出以上的选择,公开市场委员会表示:“虽然灾难带来的冲击给经济短期运行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坚持认为这并不能对美国经济长期增长构成持久性威胁。”

  由此可见,美联储11度加息背后的政策哲学在于:关注长期影响,而非拘泥于短期冲击。这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政策哲学深层次的含义正是美国政策制定者经济学理念的转型。自从强调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的供给冲击面前无能为力以来,美国官方经济学逐渐回归古典主义,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旨在熨平波动的短期政策很可能成为更加严重的波动来源。因此,美国的经济政策越来越倾向于追求长期均衡,甚至对于牺牲短期经济增长也在所不惜。

  这种放眼长远的政策哲学显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避免过度震荡。美联储11度加息消息传出之后,市场中对于货币政策走向的疑云一扫而空,美联储在今年剩下的两次例会中继续加息,让利率回归至4.25%的中性水平已经没有太多悬念,货币环境的清晰和适度对于美国经济长期稳健复苏不无裨益。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这种“抓大放小”的政策哲学值得借鉴。面对油价高涨、热钱投机、自然灾害这些冲击,政策执行者需要具有放眼长期经济增长的睿智和敢于牺牲短期经济利益的勇气。如若不然,短期压力之下税收政策的人为扭曲、货币政策的随意波动、

汇率政策的管理失控都将给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