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数据经济时代要求革新互联网巨头监管方式
导读:《经济学人》新一期封面文章称,如今全球最宝贵的资源不再是石油,而是数据。数据经济时代要求新的反垄断规则。
一种新商品催生了一个迅猛发展的赚钱行业,促使反垄断监管部门加以干预,对那些控制这种商品流通的公司进行限制。一个世纪以前,这种遭到质疑的资源是石油。如今开展数据业务的巨头引起人们的类似担忧,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石油资源。这些巨头——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Facebook、微软——似乎锐不可当。它们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它们的利润不断激增:2017年第一季度总计实现净利润250亿美元。亚马逊占据美国电商业半壁江山。在去年,美国数字广告业的收入增长几乎尽归谷歌和Facebook。
面对这样的垄断局面,人们呼吁拆分这些科技巨头,就像20世纪初拆分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一样。本刊过去曾反对采取这样激烈的行动。规模大本身并非罪过。巨头们的成功有益于消费者。很少有人希望过没有谷歌搜索引擎、亚马逊“一日达”和Facebook新闻推送的日子。用传统反垄断检验方式检验时这些公司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惊慌。它们根本不是对顾客漫天要价,它们的很多服务是免费的(用户付出的实际上是提交更多数据)。考虑到线下竞争对手及其市场份额似乎更不用担忧。而且Snapchat之类新秀的兴起说明新进入者仍能掀起波澜。
不过我们有理由担忧。互联网公司控制数据给了它们巨大的权力。在当今所谓的“数据经济中”,石油时代产生的有关竞争的老想法似乎已经过时,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方式。
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使得数据无处不在、丰富又宝贵。无论你去跑步、看电视或干脆在车流中坐着不动,几乎你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一道数字痕迹——供数据提取的更原始材料。随着从手表到汽车的各种设备接上互联网,数据量不断增长:有人估计,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每秒钟能产生100G数据。与此同时,诸如机器学习之类的人工智能技术从数据中挖掘更多价值。通过各种算法,人们能够预计一位顾客何时做出购买行为,一台飞机发动机何时需要服务或某人是否存在患病风险。通用电气、西门子公司之类的工业巨头如今以数据公司的身份自我营销。
数据的充裕改变了竞争性质。科技巨头始终因网络效应而获益:Facebook注册用户越多,对其他人来说注册成为用户吸引力就更大。有了数据就有更大的网络效应。通过收集更多数据,一家公司就有完善其产品的更大空间,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产生更多数据,如此循环往复。特斯拉从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收集的数据越多,就越能改善自动驾驶——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汽车销量只有2.5万辆,但市值超过同期销量230万辆的通用汽车公司,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因而海量数据能够充当保护自己的“护城河”。
获得数据还通过另一种方式保护公司不受竞争对手威胁。对科技行业竞争保持乐观有赖于老牌公司遭到创业公司出其不意的打击或出人意料的科技转变。不过在数据时代这两种情况都不太可能发生。这些巨头的监控系统遍及整个经济:谷歌能发现人们在搜索什么、Facebook能发现大家在共享什么、亚马逊知道大家在买什么。它们拥有应用商店、操作系统,向创业公司出租计算能力。它们对自己市场和自己市场以外的各种活动一清二楚。它们能够发现一项新产品或服务何时受到欢迎,因而能够模仿这项产品或服务或干脆在其成为重大威胁之前买下它。很多人认为,2014年Facebook斥资220亿美元收购员工人数不到60人的WhatsApp就属于这类消除潜在竞争对手的收购。通过制造进入障碍和提供早期预警系统,数据能够扼杀竞争。
数据的这种性质使得过去的反垄断补救措施用处不大。把谷歌这样的一家公司拆分成五家小谷歌不会阻止网络效应再次发挥作用:有朝一日其中一家小谷歌将再次独占市场。必须进行彻底的反思——随着一种新办法的轮廓开始清晰,有两种观点引人注目。
首先是反垄断监管部门需要与时俱进,从工业时代进入21世纪。比如在研究一项并购交易时,这些部门历来采用规模标准决定何时加以干预。如今在评估并购交易影响时,它们需要考虑相关公司数字资产涉及的范围有多大。并购价格也可能传达出一家老牌公司正在购买一家新兴威胁公司的信号。根据这些指标,Facebook愿意斥巨资收购尚无收入可言的WhatsApp本应引起反垄断监管部门警惕。在分析市场形势时,反垄断监管部门还必须对数据更加了解,比如利用仿真手段追查串通价格的算法,或者决定如何最有利地促进竞争。
第二个原则是放松在线服务提供商对数据的控制,增强数据提供者对数据的控制。加大透明性将有所帮助:可以强迫有关公司向客户披露自己拥有什么信息,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挣了多少钱。通过开放自己的更多数据保护,或者将数据经济至关重要的部分当作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政府可促进新业务的兴起,印度的数字身份系统Aadhaar就是这样。政府还可以要求,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共享某些种类的数据——欧洲金融服务业正在采取一种办法,要求银行将客户数据供第三方使用。
让信息时代的反垄断改头换面并不容易。这将产生新的风险:比如,加大数据共享有可能威胁隐私。不过如果政府不希望数据经济由少数几家巨头所左右,它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柠楠/编译)
责任编辑:张玉洁 SF107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