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正文

“中国通”:未来10年中国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不大

2016年12月13日 20:29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资料图资料图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3日彭博报道,在中国,未来10年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比过去10年更大,唱空中国的悲观论者一直无视基本面。

  “中国通”Andy Rothman如是说。他是Matthews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nagement LLC驻旧金山的投资策略师,这家投资公司管理着大约261亿美元资产。在2014年加盟该公司之前,他在中国生活了20年,曾服务于美国外交部门,并曾担任美国驻华使馆宏观经济与国内政策办公室主任。在这之后,他加盟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旗下的里昂证券,在上海担任策略师。

  他说,中国不存在房地产泡沫,没有日益逼近的银行业危机。他之所以这么乐观,是因为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根基扎实。他说,无论任何资产,产生泡沫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杠杆,而跟美国不同的是,由于中国的首付比例很高,中国购房者的负债水平其实很低。

  “这跟拉斯维加斯零首付的房地产投机不同,”他说。“中国有很多问题,但它们不会成为那种危言耸听的问题。它们更多是一些常见的、长期性问题,比如如何发展租赁市场等。”

  他表示,虽然中国的总体债务水平很严重,但依然不太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或者经济硬着陆,这是因为潜在的坏债都在国有实体,政府对此有控制权。

  他预计,在2016年增长大约30%之后,随着政府继续遏制房价,明年的新建商品住宅销量可能下降10%。虽然看空者可能认为这是灾难前兆,但Rothman却认为,因为基数很大,2017年依然有望是中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有史以来第二好的年份。

  他最近接受彭博采访,讨论了包括房地产之内的话题。摘录如下:

  问:您为何认为不存在房地产泡沫?

  答:我们往往太关注于少数城市房价的迅速上涨。在北上广深,房价涨幅惊人,自2011年初以来上涨了大约85%。但这四个一线城市的新房销量只占全国的大约4%。大约三分之二的销量发生在三线城市,那里的房价自2011年初以来仅仅上涨了4%。

  中国的购房者首付比例很高。中国的按揭贷款可能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最安全的高质量的资产,因为人们需要拿出很高比例的首付款。在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的房价下跌了70%,但按揭违约率仅仅升至1.4%,因为那里的首付比例也很高。

  很多人真的很悲观,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预言房地产市场奔溃,但结果并没有发生。他们似乎也不承认一些基本面,包括高首付,无次贷,以及所有按揭贷款都由批贷银行持有直至到期。中国出现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非常低。

  问:但如果发生房地产冲击,会对在房地产领域敞口巨大的理财和信托产品带来哪些连带反应?

  答:全部理财产品中,仅有大约15%投于高风险领域。绝大部分理财产品投资于企业债券、货币市场基金或者国债。进行对冲基金式投资的理财产品比例真的非常小。普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约4%。

  问:正如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所看到的,债务迅速增长往往是金融危机前兆,不是吗?

  答:债务问题很严重,但发生硬着陆或者银行业危机的风险很低。关键原因是,潜在的坏账是企业债务,不是家庭债务,而且是国有银行按照行政指令贷给国有企业。这让政府可以决定不良贷款入账的时间和速度。

  大多数潜在不良贷款都是国企负债,而雇佣最多劳动力、贡献最多经济增长的民营企业一直在去杠杆。此外,中国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处理坏债的程序已经开始,这都是利好因素。清理中国的债务问题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这个过程可能导致经济增速逐步下降、波动性更大、预算赤字/GDP比例更高,但不会出现让媒体津津乐道的那种硬着陆或银行业危机。

  原文标题

  China Crisis No More Likely This Decade Than Last, Rothman Says

责任编辑:郭明煜 SF008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文章关键词: 中国通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关注更多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IS杀害中国人质 外交部连夜回应(图)
  • 体育水花46分勇士惊魂19连胜 哈登29分火箭负
  • 娱乐陈冠希:我努力给你们看 艳照门是意外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盘点那些被资本赶出局的CEO
  • 博客实拍:北京雾霾爆表有多严重(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大学生招聘会现场被量胸围 教育盛典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当心人民币加入SDR的陷阱
  • 余胜海:SDR给中国带来有限经济利益
  • 肖磊:人民币纳入SDR加速楼市调整
  • 马光远:人民币莫掉入老帝国金融陷阱
  • 易宪容:人民币入篮不一定就升值
  • 徐斌:人民币加入SDR 只能做多中国
  • 孔浩:A股“尿完”才会一地鸡毛
  • 钮文新:人民币加入SDR又能怎样
  • 余胜海:人民币加入SDR有什么好处?
  • 宋清辉:纳入SDR是人民币大时代来临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