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正文

长期看空中国的“老熊”:最大风险是看空过度

2016年06月18日 11:30   新浪美股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8日彭博报道,基金经理Kyle Bass所谓中国银行体系“危如累卵”之论,以及索罗斯有关中国可能重蹈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覆辙的说法,如今都不必再去理会了。长期看空中国的韦卓思(Jim Walker)说,现在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悲观过度。

  “车轮似乎并无要掉落的意思,”身为香港研究公司Asianomics Ltd.创始人兼首席经济学家的韦卓思说。“我四年前对中国的担忧要比现在厉害。”在截至2004年的11年时间里,当时担任里昂证券亚太市场首席经济学家的韦卓思连续当选《亚洲货币》杂志券商调查年度最佳地区经济学家。

  Jim Walker不过韦卓思也并非中国牛市论者。他估测中国经济增速过去两年一直在5%到5.5%左右,未来两到三年可能还会降至低达3%的水平。但是他说,巨量的银行储备可为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后急速信贷扩张所产生的任何不利后果提供充足的弹药,同时中国的高储蓄率也能为其铺设一条经济增长缓降滑道,为其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时间。

  “我现在的实际工作就是仔细评估中国是否有足够的手段防止灾难的发生,”现年58岁的韦卓思上周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眼下,我得说,他们有。”

  韦卓思曾经预测人民币连续四年的上涨势头即将终结,一个月后的2014年1月,人民币果然见顶。他的名声还源于他曾经准确预测到了19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后来的美国次贷危机。

  以下是此次访谈的节选。

  问: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

  答:找理由说明中国经济当前增速只有3%或4%并不难,但是说实话,我想全球资产管理行业中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现在真正关心的是,增速会降到-4%吗?

  经济增长现在是不是呈现出了L型态势?我想是的,不过我要顺便说一句,一段离奇的飞速增长后,出现这样的态势非常正常。未来两到三年,经济增速会不会是3%,4%,5%?很有可能。中国真会有人留意这种情况吗?也许没有。中国经济已不再需要创造那么多就业机会了。

  问:中国次贷危机真的在酝酿之中吗?

  答:就此而言,中国所拥有的一个关键有利因素是它有极高的储蓄率。美国当年发生次贷危机时总体储蓄率为17%,而家庭储蓄率接近3%。中国则不然。中国当前的家庭储蓄率可能在35%以上,总体储蓄率更是高达49%。

  如此高的储蓄可以为经济减速铺设一条潜在的缓降滑道,从而为其解决问题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以避免金融危机或是系统性危机的发生。

  那么多的人在谈论中国马上会受到中国式次贷危机的袭击,但是我们应当知道,当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时候,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率确切说是零,而中国,如我们所知,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当前是17%,而中小型银行我想应该也有15%。

  我看了看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其中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合计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在我看来,弹药非常充足,一旦发生不测,这些弹药应能派得上用场。

  问:分析师们该担心理财产品的风险吗?

  答:金融体系内交叉持有理财产品的做法看上去的确一直非常盛行。凭良心讲,我不能说这对金融体系是个很大的威胁。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不像当年美国次贷产品那么好判断。美国那些产品完全建立在房价基础上,而当时的房价又正处于我们见过的最严重的泡沫之中,所以很容易判断那种状况撑不了多久。

  问:你担心资本外流问题吗?

  答:所有人都对外汇储备降幅倍感纠结。不错,的确有资本外流的现象。不过这个国家说来也奇怪,要说资本都想外逃,M2却又在持续增长。

  问:对中国的看法比市场普遍观点多了些乐观,对此你是什么感觉?

  答:作为一个长期看空中国的“老熊”,我的确感觉有点怪怪的,也有点不舒服。我已经开始让人感觉像是中国的拉拉队员了,这事很让我担心(笑)。我什么都会可就是不会乐观。我也根本不是在为中国叫好。我担心的是会有多少人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在真正的风险是金融圈普遍人气太过悲观,这也让我的立场变得有点不同寻常了。

责任编辑:郭明煜 SF008

文章关键词: Asianomics Ltd 韦卓思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关注更多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IS杀害中国人质 外交部连夜回应(图)
  • 体育水花46分勇士惊魂19连胜 哈登29分火箭负
  • 娱乐陈冠希:我努力给你们看 艳照门是意外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盘点那些被资本赶出局的CEO
  • 博客实拍:北京雾霾爆表有多严重(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大学生招聘会现场被量胸围 教育盛典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当心人民币加入SDR的陷阱
  • 余胜海:SDR给中国带来有限经济利益
  • 肖磊:人民币纳入SDR加速楼市调整
  • 马光远:人民币莫掉入老帝国金融陷阱
  • 易宪容:人民币入篮不一定就升值
  • 徐斌:人民币加入SDR 只能做多中国
  • 孔浩:A股“尿完”才会一地鸡毛
  • 钮文新:人民币加入SDR又能怎样
  • 余胜海:人民币加入SDR有什么好处?
  • 宋清辉:纳入SDR是人民币大时代来临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