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经济纽带不足以维系中日和平

2015年11月03日 11:59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1月3日,东亚论坛网站刊文指出,虽然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相互依存程度极高,但无论历史经验还是逻辑分析都证明,经济实用主义往往无法超越民族主义情绪。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建立互信,展开对话,单单经济上的和谐并不足以削弱发生冲突的风险:

  日本与中国之间在经济上日益互相依赖,这到底会增强还是削弱发生冲突的危险?

  传统的自由主义理念认为,经济的相互依存可以让各国之间的和平关系得到巩固。十九世纪早期的法国经济大家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就曾经说过:“如果商品不能跨越国界,那么军队就会跨越。”可是,这种观点的批评家们却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德国和英国彼此都是对方极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事实上,中日关系的历史记录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理论的挑战。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很长的时间当中,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都极为有限,只是中国商人偶尔会来一次长崎港而已。这段时间,两国之间并没有战争。之后,中日两国都相继“开放”——中国是因为1839年的鸦片战争,日本是迫于1850年代的炮舰外交——不久后,1894至1895年,两国间爆发了甲午战争。

  从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中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几乎从未中断:甲午战争、义和团事件中的军事入侵、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吞并曾经的中国属国朝鲜、二十一条、夺占东北、南京大屠杀,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一进程当中,日本也在中国经济当中攫取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中国北方。

十九世纪末开始的几十年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从未停止十九世纪末开始的几十年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从未停止

  从1949年新中国建国到1979年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日中间的经贸往来自然极不活跃,不过两者间也没有任何的武装冲突。1972年,尼克松访问北京,令世人震惊,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急忙跟进,日中外交实现正常化,贸易得以恢复,日本的援助流向了中国。

  1980年代,两国关系开始出现杂音。中国新的经济计划成为未来重大转变和机会到来的先声,但是日本投资者看上去却不愿意拥抱中国的机遇。日本当年显然并没有准备好接受中国的兴起,而且事实上,哪怕现在也没有完全走出震惊的心情。

  想要展望未来,我们首先还是必须回顾历史。

  正如米特(Rana Mitter)近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所揭示的,西方历史学家们对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抵抗日本的重大作用并没有做如实的陈述,甚至有抹杀的嫌疑。其实与其他一些类似的历史叙事一样,这一切只是反映了当前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击败日本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但是依然留下了许多没有解开的结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但是依然留下了许多没有解开的结

  当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大陆的控制权,冷战爆发之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日本一夜间就从被打败的敌人变成了必须娇惯的受保护者。大量的技术转让,确定日元的低估值,高度具有竞争力的汇率(360日元兑1美元),向日本商品开放美国市场……可以说,日本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了美国的帮助,才得以迅速实现经济起飞,上演1960年代的经济奇迹的。战争结束不到二十年,日本就成了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同期之内,中国依然在极端的贫困中原地踏步。

  1980年代当中,日本经济继续迅速扩张,似乎已经做好了超越美国的准备。然而,日本真正等到的,当然是一个又一个的失落十年,与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一过程当中,两国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大大提升了。两国彼此成为了对方的重要贸易伙伴。日本还能够实现步履蹒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的对华出口。中国能够发展为全球供应链上至关重要的角色,获得强大的竞争力,日本的直接投资和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至眼下,因为日元汇率急剧下滑的缘故,日本已经成为了中国旅游者的一个重要目的地。

  从经济的互相依存当中,两国都获得了巨大的好处,看起来,两国的关系应该非常和谐才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们之间争吵不断,关于争议领土,关于历史,关于安倍晋三首相的防务政策……皮尤调查发现,对日本都持“不喜欢”立场的中国人多达89%,排名第一,而第二的越南,讨厌者的比例为74%。此外,其他亚洲邻国在中国人眼中的形象都要好出很多。不喜欢韩国的为37%,不喜欢印度尼西亚的为22%,不喜欢马来西亚的为17%。美国是54%。

安倍晋三的一系列极端政策和做法引起了各国的不满和忧虑安倍晋三的一系列极端政策和做法引起了各国的不满和忧虑

  于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也浮现出来。经济层面的互相依存是否足以软化,乃至消除如此重大的敌对情绪的影响呢?彼此深深不信任的人之间,是否可能建立起可持续的经济关系?现在,中国经济正在走向注定不会平坦的转型之路,中国人的眼光是否会因为某些原因更多转向中日关系,而非国内问题?

  或者,更加基本的问题应该是:经济层面的实用主义是否能够胜过民族主义的激情?这方面的历史经验实话说并不怎么乐观。单有经济上的互相依存是不够的,采取措施来建立信任和展开对话已经是当务之急。(子衿)

文章关键词: 中日关系对外贸易日元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公安部集中打虎:4名副军职16名师职干部
  • 体育穆帅被英足总禁赛1场 实力榜:勇士领跑
  • 娱乐张国立拒谈张默:问题太尖锐 回答不了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汽车电商:90后到分期网购买好车的时候
  • 博客郎咸平:想生二胎的家庭有三大忧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1大光棍高校曝光 师范高校成光棍学府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金岩石:A股牛市何时会卷土重来
  • 董少鹏:四股力量做空中国经济和股市
  • 杨国英:A股市场为什么需要股神?
  • 肖磊:也只有徐翔能在A股“挣钱”
  • 张庭宾:人民币定价权正移至离岸市场
  • 陈思进:徐翔大赚的钱是散户送去的
  • 冉学东:徐翔只是一只“白手套”
  • 钮文新:谁能修复破产的地球
  • 洪榕:A股两大抢钱模式被打压之后
  • 江濡山:只有三类人在A股市场赚钱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