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不担心中国前景 债市云淡风轻

2015年10月13日 15:3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2日,MarketWatch刊文指出,尽管中国股市近几个月当中暴跌了四成,还波及了全球市场,但是同期之内,债市的行情却十分淡定,似乎判断与股市完全相反。综合目前的情况看来,应该是股市过高估计了中国经济风险,而不是债市低估风险的可能性来得更大。归根结底,中国虽然面对着若干经济和金融问题,但是说这些问题会影响诸如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大局,至少现在还嫌夸张——

  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忧虑似乎成为了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不但上海股市5月以来40%的下跌被归咎于此,甚至全球股市的动荡和下滑都被认为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可是,当股票投资者纷纷夺门而逃时,他们债券市场的同行们却安之若素,收益率差几乎没有丝毫扩大。

  这种鲜明对比让很多观察家都抓破了头也无法解释。说起来,显然是固定收益投资者比股票投资者更加谨慎,既然他们都没有激烈反应,是不是意味着股市需要对中国经济进行再评估呢?或者反过来,是股市先知先觉,债券投资者迟早有一天会意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规模极为巨大的违约风险,开始后悔没有跟着股票投资者跑路呢?

  无论是亚洲债券市场还是中国国内债券市场,都找不到什么中国将要遇到大麻烦的迹象。

股市与债市互相不买账,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股市与债市互相不买账,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

  在新的每月策略报告当中,瑞士信贷写道,这两种“彼此分离却又类似”的资产今年一直就是南辕北辙。在全球股市大动荡的时候,以美元发行的亚洲债券信用利差只扩大了50个基点——要知道,2011年全球动荡的时候,债券的信用利差可是扩大了200个基点,这才叫做与股市同步。

  在中国国内的人民币债券市场上,情况甚至更加富有戏剧性:德国商业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到现在,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之间的信用利差急剧缩水,达到了创纪录的低水平,似乎对企业利润的持续恶化完全免疫。

  与此同时,整个债市一直以来似乎全都是这种积极乐观的情绪,说明投资者似乎是坚信北京确实有一个引导经济走出困境的有效计划。

  自从黄金周假期结束以来,由于数据显示中国消耗外汇储备的速度明显减缓,对人民币再度贬值的担心逐渐淡化,市场的情绪再度提升。在贬值之后,中国外汇储备9月间减少至3万5140亿美元,减少的幅度只有433亿美元,大大低于8月的939亿美元。官方要支撑和美元松弛挂钩的政策到底需要背负多大的压力,外汇储备数字是最好的气压计。

  再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时间已经不远,市场对于政府推出进一步财政刺激的期望也日益高涨。

  预计,即将面世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当中,将包括更多覆盖大约60个国家和地区、40亿人口的“一带一路”计划的相关细节。还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政策性银行预计也将为此进行相应调整。

一带一路等几大战略目标都蕴藏着重大的经济机遇一带一路等几大战略目标都蕴藏着重大的经济机遇

  “一带一路”的国内部分要大力发展中国西部省区,修建道路、铁路和输油管线,同时,则也可以吸收重工业和矿业的一部分过剩产能,可谓一举两得。工业商品将会从中获益。

  当然,这计划更大的战略意义还是在于帮助培养新的外贸增长点,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瑞信还列出了近期政策面的其他利好因素。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之后,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原则协议更加接近达成。这些都将帮助北京将人民币推上国际舞台,成为更多国家持有的储备货币。

  当然,下面我们将谈到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债券市场判断错误,没有看清楚将发生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债券不久后应该就会步股市后尘,进入一片混乱了。

  德国商业银行尤其担心中国债市存在流动性驱动的泡沫,因为相当程度上,市场是在没有基本面支撑,杠杆力度加大和利润缩水的前提下走到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杠杆比率已经明显提升,今年第一季度,企业债总额已经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61%,而2008年底是99%。

中国经济究竟会向何处去,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中国经济究竟会向何处去,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

  8月间,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利润同比下滑8.8%,创下2011年10月数据首次发布以来的最差表现。

  一直以来,由于国家所提供的隐性的,但又显然是不可能持久的担保,中国一直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企业违约,而这也让许多分析师们困惑不已。

  德国商业银行强调,对杠杆运作的担心之所以会再度兴起,当然与洪水般用来的新债有莫大的关系,包括3万8000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债。他们会就中国债市是否即将泡沫破灭提问,主要也因为这个缘故。

  迄今为止,违约与破产的威胁都没有达到会造成任何系统性风险的地步,因此也就不曾让债券投资者像股票投资者那样陷入恐慌。

  或许,关键的问题其实应该是:中国当下的经济和金融困难是否已经大到了足以影响其宏大目标如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地步?现在谈论这个,显然还为时过早。

  现在看上去,投资者都在等待着打开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问号,而北京也就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子衿)

文章关键词: 中国经济一带一路十三五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联合国拟大幅增加中国会费 中方:不接受
  • 体育曝辽宁续约郭艾伦条款:受伤只拿60%工资
  • 娱乐传李晨范冰冰元旦摆酒 成龙王思聪将赴宴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科技界最大并购:戴尔670亿美元购EMC
  • 博客昆明航空:空姐被塞进行李架事件的声明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给女神写9封情书人民日报官微转发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凯恩斯:十年之内创业板会超过1万点
  • 孔浩:A股必将重回4500点
  • 林采宜: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
  • 陈思进:全球经济正处于大衰退的前夜
  • 徐斌:“大通缩”周期即将结束
  • 张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需谨慎
  • 陈季冰:TPP是一份深化改革行动指南
  • 叶檀:证监会醒过神 监管程序化交易
  • 杨德龙:A股结构性行情逐渐展开
  • 郎咸平: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真面目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