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庆祝女王登基六十周年

2012年06月07日 17:28  新浪财经 微博
最新一期《新闻周刊》封面最新一期《新闻周刊》封面

  导读:最新一期《新闻周刊》6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庆祝女王登基六十周年》。六十年一甲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誓言,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她带领英国走出战后的阴霾,她让英国人更加团结,如今人们正以各种形式庆祝女王登基六十周年。

  六十年零三个月前,也就是1952年2月5日。英国王位的法定继承人在一棵大树上渡过了自己作为公主的最后一个晚上。大树旅馆坐落在萨加纳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中。五年前,这里的一间狩猎小屋被“肯尼亚人”作为新婚贺礼送给了伊丽莎白和她的丈夫菲利普。在前往澳大利亚的途中,伊丽莎白顺访了当时仍为英国殖民地的肯尼亚。此时她的父亲乔治六世身体状况欠佳,已经无法访问大英帝国残存的海外领土。

  肯尼亚的基库尤人原本要策划一场血腥的暴动,但是公主高贵的举止、优雅的气质以及她那位英俊潇洒的丈夫,征服了所有人的心。此时传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没有人知道这个年轻的女孩,也就是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作何反应,但是传达消息的武官迈克帕克注意到:菲利普的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半个世界的重担压到了他的身上,而伊丽莎白马上就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

  伊丽莎白当时26岁,正是大学毕业的年龄,而她毕业的院校确是候选国王学院。10岁以前小莉莉贝特根本没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女王,因为那时要继承王位的是她的叔叔爱德华而不是她的父亲。但是当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选择了离婚两次的辛普森夫人后,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王位。1937年,当伊丽莎白虚弱、正派而又有些口吃的父亲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时,她一定感觉到了自己今后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

  战争期间是丘吉尔首相带领英国人顽强的抗争,而不是乔治六世。但是伊丽莎白和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却成为了英国王室和民众共存亡的象征,她们在纳粹闪电战期间继续留在英国。她们的母亲说:“我不走她们就不会走,而国王不走我也不会走,但是国王绝对不会离开英国。”白金汉宫的花园落下过炸弹,而两个姑娘居住的温莎城堡也刚好位于德国空军的轰炸带上。

  战后英国的经济陷入紧缩,乔治六世也变得更加憔悴。1947年是英国人记忆中最严酷的一个冬天,当时英国的肉、糖等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实行严格的配给,这个国家急需一场皇室婚礼来振奋人心。这时的伊丽莎白已经懂得了社会公关:为了准备婚礼礼服她开始节省服装配给券,可是她的礼服上要绣2000颗珍珠,这至少需要一卡车的配给券;婚礼后第二天,她把自己结婚用的花环献给了无名英雄纪念碑。那时的英国充满了痛苦悲伤的家庭,她的行为无疑让自己未来的王位更加巩固。

  当时的英国正在医疗战争创伤,而印度也脱离了英国的统治,人们无法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即将见证自己年轻的女王穿越辉煌的过去、面对迷茫的未来而接受加冕。加冕典礼必须实现某种平衡:让英国人记住历史的传承,但又必须向他们展示现在和未来,而不至于在历史中固步自封。事实证明,对于如何实现这种艰难的平衡,伊丽莎白有着敏锐的直觉。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是否电视直播。伊丽莎白的加冕典礼可以让世人见识到皇室的高贵和辉煌,而BBC也可以借此机会改造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它的电台广播员和战地记者在最困难以及随后欢庆胜利的时刻都表现优异,它已经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了英国公众的代言人。

  但是当把这个想法提交给丘吉尔内阁时,不但首相反对,就连主持加冕典礼的大主教也反对。大主教杰弗里-费舍尔抱怨电视转拨将给女王增加不必要的压力,她已经承受的够多了。但是他真正反对的原因是因为电视转拨会使得仪式失去神秘感,他更愿意英国人都聚集在教堂前感受这份神圣。而丘吉尔担心全是贵族参与的盛大游行会给公众留下这样的印象:英国是由上流社会的富人统治的(就好像他们不知道一样)。

  内阁决定不进行电视直播,但是伊丽莎白却不这么想。她警告政府:“是我进行加冕仪式而不是内阁。”此时的丘吉尔正在为人生最后一次竞选焦头烂额,在女王的坚持下,他被迫接受了。最后,英国3600万人口中有56%的人观看了这一盛典:六皮高头大马拉着金色的马车从白金汉宫行进到大教堂,其中一匹马的名字叫艾森豪威尔,而马车是1761年为乔治三世国王登基而建造的。接下来是三个小时的盛大游行,行进路线两旁有大批的观众,他们头一天晚上就冒雨等候。另外32%的英国人通过在放置在教堂旁的扩音喇叭全程收听了加冕仪式。成千上万欧洲人也观看了实况转拨,电视录像还被迅速送到加拿大,很多美国人也借此观看了盛典。

  加冕仪式没有让国家分裂,相反它让整个英国更加团结。1953年7月2日,我家里有一台九英寸的电视,那时整个街道只有几户人家有电视。和全国很多人一样,我们邀请邻居一起来看加冕仪式,大家带来了各种食品齐聚一堂。

  女王当然知道历史上加冕典礼曾经状况不断:1821年,傲慢而又另人憎恨的乔治四世走到教堂中央接受加冕时,他的王后确被挡在教堂之外;还有可怜的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仪式上要在小拇指上带一枚戒指,但是大主教因为疏忽却把戒指套在了女王的中指上。

  伊丽莎白要求不能出任何纰漏。在白金汉宫进行的为期数周的排练中,她都带着王冠,以确保在真正加冕时不出现状况。圣爱德华兹王冠重达五磅,人们开始担心一个年轻女子能否承受这么重的王冠,但是她却一直坚持。

  一切都要万无一失。为了练习在仪式不同阶段要求的各种步伐,以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下跪受礼仪式,她在排练中一直绑着一个厚厚的棉质斗篷,即便这样厚重的礼服对这个娇小的女人而言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在前往教堂的马车上,她穿着一件配有貂皮的天鹅绒长袍,在侍女的簇拥下走向圣坛,对于涂油仪式,她坚持这是非常私人的仪式,不应出现在电视镜头中,为了表示虔诚,她只是穿了普通的白色礼服进行涂油。

  女王最里面穿的礼服是由诺曼-哈特内尔设计的,上面绣了联合王国以及海外领地象征性的植物图案:英格兰的玫瑰,苏格兰的蓟花,澳大利亚的金合欢树还有新西兰的羊齿。紧接着在加冕的时候,她要接受权杖和象征智慧与真诚的臂章,臂章都别在金色的加冕服上,然后还要披上那件紫色的长袍。穿着这些衣服,她缓慢的挪出教堂走进马车,接见欢呼的人群。傍晚,女王携母亲、丈夫以及两个孩子出现在公众面前,人们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战争中,英国人团结的像是一家人,可战后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现在它又回来了。

  但是当欢庆的游行结束以后,英国仍然要面对战后的困境。在这个狭小拥挤的岛国里,人们开始抱怨一切,从政治家到天气,从可恨的高物价到无处不在的外国人,他们急需有人给他们带来欢乐,找回昔日大英帝国的荣光。在加冕仪式上,大主教庄严的问女王是否愿意履行自己的责任并为王国做出牺牲,就像婚礼上常听到的那样,她回答:“是的,我愿意。”这几个字回荡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古老的石壁上,也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里。没有一个人,甚至是共和人士怀疑她的誓言。接下来的六十年,她一直坚守着当初那句简单而又真挚的誓言,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给了这个奇特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鹿城/编译)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务院决定将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体育世锦赛奥沙利文夺冠 中超舜天6轮首胜
  • 娱乐英演员自称杰克逊三子生父愿测DNA
  • 财经事业单位曾试点养老金并轨 5年未果
  • 科技空姐网上代购案重审:一审获刑11年
  • 博客知情者:"毒生姜"打敌敌畏撒六六粉
  • 读书叶群真相:林彪的事都要她当家
  • 教育高校另类毕业照走红:女扮男男扮兽(图)
  • 育儿90后男子2万卖掉亲生女儿称为挣钱
  • 沈建光:如何看美国就业市场回暖
  • 白明:美对华限购法案是大愚若智
  • 张五常:马歇尔的失误
  • 叶檀:全球黄金大转移
  • 张捷:辛普森案与朱令案看程序正义
  • 玄铁令:中国式楼市泡沫探源
  • 李光斗:农夫山泉告京华时报该不该?
  • 金岩石:赈灾的经济学思考
  • 林采宜:保增长语境下的中国经济困局
  • 石建勋:中国近期降准降息可能性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