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土机构警告日本降级可能为50%-100%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9日 03:18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慧珏

  日本再次将自己推到了主权信用评级的降级边缘。

  8月18日,日本财务省发布7月贸易统计数据。数据显示,7月日本出现725亿日元(约合9.4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顺差,但顺差额同比减少90.8%。日本重现第二季度贸易逆差从而破坏其偿付能力的隐忧又一次凸显。

  “高水平政府负债、大规模预算赤字、糟糕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无法有效改变这些情况的现实,使得评级机构逐步聚焦日本的主权信用。”野村证券国际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阿德(Paul Sheard)8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他拒绝对降级一事发表预测。

  日本政府债券在2002年就失去了三大评级机构的最高信用评级,被逐出了3A俱乐部。尽管目前三大评级机构还没有出手继续下调,但日本国内机构已跃跃欲试。8月16日,日本信用评级机构格付投资情报(R&I)警告,可能在未来数月内下调日本AAA主权信用评级,可能性达到50%-100%。

  标准普尔在今年1月份下调日本国债评级至AA-,并且评级展望为负面。目前,惠誉和穆迪的评级和标普一致。

  尽管没有进一步的下调决定,但标普最近在一次电话会议中暗示,将持续监测包括日本在内一些国家的债务情况。

  宏源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秦培景表示,“如果评级机构按部就班地操作,日本的某些指标确实对评级不利。”

  截至8月18日,日本的债务余额为11.759万亿美元,公共债务占GDP比重达226%,目前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计划9月向国会提交超过10万亿日元的第三个补充预算案。今明两年,日本面对大规模财政赤字是早已可以预见的事。

  雪上加霜的是,目前日本GDP同比上年下降1.0%,经济增长放缓看来不可避免。再加上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日本的财政调整能力受到怀疑。

  不过,如果评级机构要在此时打日本的主意,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日本20多年持续高负债低增长,但却没有出现资产负债表崩盘的情况,为何现在是调整评级的节点?

  秦培景认为,尽管日本政府的负债很高,但高负债是以长期低利率做保证的,是“可持续的负债”。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仍然保持在1%,而两周前还曾短暂跌破1%,这是有史以来可以见到的最低利率水平。谢阿德表示,在一个无监管和政府控制的债券市场中,这一利率水平“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与美国情况不同,日本保持长期低利率水平,并不会受到海外债权人太大的压力。因为90%的日本国债被本国私人部门持有,国外资金持有量不超过4.6%。而且,日本拥有近12万亿美元国民储蓄和1400多万亿日元个人金融资产,融资能力较强。

  秦培景表示,“如果偿付能力真的出现问题,日本央行还可以通过印钞来解决。另外,日本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万不得已时还能直接归还美元。”

  他还认为,日本长期贸易顺差的经济体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偿付能力,“经常账户项下顺差可以抵充资本账户项下的逆差缺口”。

  但最近一些经济指标异常,使日本短期偿付能力受到质疑,似乎给了评级机构口实。

  由于地震破坏了日本强势出口产业链,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创下12563亿日元的贸易逆差,是1957年以来的第二大逆差。

  在此情况下,日本的短期偿付能力受到质疑也可以理解。尽管18日公布的7月贸易呈现顺差,但许多研究机构对此表示担心,有些甚至预测日本的贸易逆差将持续到2013年一季度。

  野村证券最近发布的报告对此持乐观态度。日本经济分析师Kohei Okazaki预测,三季度贸易逆差为3344亿日元,而四季度实现3851亿日元的贸易顺差,此后贸易顺差应会稳步扩大。

  日本进入地震后关键的经济恢复期,但第三季度经济增速预期并不好。日本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要明显高于债务状况,日本重建对于资金流动性的依赖性显著加强。“和美国不同的是,日本债务的平均到期年限为5.8年。一旦经济增长放缓,会影响短期偿付能力。”秦培景说。

  而日本央行最近的举动也遭到指责。尽管两周前央行公布了新一轮的资产购买计划,但在谢阿德看来,“日本央行并没能力采取充分激进的货币政策,把日本经济从通缩的泥潭中拉出”。

  不过,分析师们表示,即便日本又一次遭遇降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极为有限。

  “这取决于下调评级是否会通过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等渠道,触发日本新一轮的金融市场混乱。一旦如此,那会波及到全球金融市场。但我们并不认为会发生这种事情。”谢阿德表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