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丽丹
记者严丽丹7月21日,奥巴马总统正式签署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美国金融体系迎来了一次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革。鉴于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所起的“推手”作用,首当其冲遭至迎头棒喝。针对当局推出的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纷纷向客户发出紧急通知,不允许债券发行人使用它们的评级。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在有关细则的订立中继续为争取自身的利益讨价还价,但他们能否如愿或还得看各方的博弈。
长期以来,由于占据着全球评级市场份额的大半江山,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一手遮天”的角色。由于他们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和眼下仍未解除警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遭至各方对其利益冲突问题以及垄断地位的猛烈攻击,最终在改革的大潮中无法再在法律的“舒适地带”庇荫。按照美国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评级公司要为其信用评级的质量负责。新法规允许投资者以故意或草率地未能进行合理调查为名控告信用评级公司,以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解决信用评级业务固有的利益冲突问题;同时,美国证交会(SEC)属下成立监管办公室,有权对评级机构处以罚款,并有权对在一段时间内评级失真严重的评级机构取消资质。
正是出于规避因新法规而造成的“风险”,从周三开始,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无一例外向客户下达了“封级令”。他们相继向客户发出紧急通知,禁止使用它们的评级结果。标准普尔公司主席德文·沙马在致客户的一封信中指出,在新的法案下,如果允许客户把评级结果列入债券销售的公开文件中,那么则使标准普尔暴露在为其提供的“专家意见”负直接责任的风险之下。并表示,标普仍然会为金融市场提供评级,但评级结果将不会出现在SEC要求的登记表中。穆迪和惠誉也表示,尚不清楚自己在新的金融改革法案中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在更好地理解评级机构面临的法律风险前,不允许债券发行人使用它们的评级。
据熟悉法案这一条款的美国国会工作人员称,因SEC对这一想法已研究了数年,并在去年秋天就征求了意见,评级机构不应对此感到意外,而应是早有准备。据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三大评级机构此番应对策略背后的用意是,希望通过暂时禁止债券发行商使用评级结果,以游说国会对法案的相关细则做出更有利于评级机构的修改。
此举之所以可成为向国会施压的筹码,原因是这样一来必然使得债券发行放缓。一方面,评级结果是债券价格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根据SEC的现行规定,一些债券,特别是那些以消费贷款为基础发行的债券,必须要在正式文件中包含相关的评级信息。这也就意味着,1.4万亿美元的房贷、车贷、助学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市场可能会因债券发行放缓而受到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这对在次贷危机中大受打击、最近刚刚有恢复的迹象的债券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债券市场的低迷也必然对仍疲软的信贷状况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据悉,本周以来还没有任何新的资产支持型债券成功出售,而上周则发行了30亿美元,反差十分明显。而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新的监管法律是导致发行速度减缓的原因之一。美国证券化论坛董事总经理多伊奇说,数家公司已“无限期”搁置了债券发行。
然而,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美国银行的分析师却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尽管评级机构的举动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债券市场传统的运行模式,并导致销售速度减缓,但此举将导致债券市场萎缩的可能性非常小。原因是,在评级机构禁止使用评级结果的期间,债券发行商可能会将发行的重心转向“直接发售”,即向大型成熟的企业级买家发行债券,这种类型的债券销售不会受到新监管法案的影响。但他们同时也指出,转向“直接发售”并非长久之计,因为该类型发行对象范围较小,很多投资者无法参与到这一市场中。
针对评级机构应对新法案所采取的“怠工”行动,美国SEC公司融资主管梅里迪斯·克罗斯21日表示,SEC相关工作人员已与市场人士进行了谈话,将密切关注并评估事态的发展,研究是否需要采取过渡措施,以确保即使在信贷评级机构将承担新的法律责任的情况下资产支持债券交易能够继续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