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签署美金改法案肯定与质疑声同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 03:39  金融时报

  莫莉

  从整体来看,这份法案是美国针对以前过度发展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回归,促使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回归本源:围绕实体经济和微观主体发挥更大作用,而不是片面追求短期账面利润等。但这种金融监管变革仍旧是在原有框架下所做的调整和完善,并未动其根本。

  记者莫莉备受瞩目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终于在7月21日划上圆满的句点。当日,奥巴马签署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使得这项法案正式成为法律。这不仅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开始进入新时代,更是奥巴马政府继今年3月医疗改革法案之后取得的又一项立法成就。不过,对于这份历时近两年才艰难出台的金融监管法案,各方人士给予的并不都是肯定与赞扬,持怀疑和否定看法的人士也不在少数。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22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是对过去过度发展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回归。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并非树立了一个“典范”,各国应当按照自己的国情来制定金融监管规则。

  根据新法案,美联储将下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规范以往不在监管范围内的金融工具。另外,美国将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权限,授权政府拆分行将破产的金融机构,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并从严监管金融衍生品。“这些措施是朝着纠正导致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的严重经济衰退的问题迈出了重大一步。”奥巴马在签署金改法案后的讲话中表示,新法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赋予投资者权利并增强金融市场透明度。美国人民将永远不会被迫再为华尔街的错误买单。奥巴马还说,这项改革将终止大银行的救助,有利于美国经济。

  对于奥巴马21日签署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国际各大媒体并未着墨太多。《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这份法案将赋予政府职权去接管并且清算运营失败的金融机构,使得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机构交易更具透明性,还将限制银行从事高风险交易。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除了把这份法案形容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全面的华尔街监管改革法案”之外,同时指出从奥巴马支持率下滑来看,美国民众对奥巴马这个立法成就缺乏热情。

  事实上,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疲弱的背景下,各界对这份金融监管法案始终都褒贬不一。支持派认为,该法案能积极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伤痛并降低再次发生危机的可能;此外,该法案将恢复人们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保护消费者、刺激增长。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表示,涉及面广泛的金融监管改革会加强对规模大至足以对金融系统构成风险的企业的监管,并能保留美联储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国会通过金改方案时则表示,这有助于美国经济复苏并缓解抑制投资的不确定性。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认为,这些改革将有益于审慎的机构,制约不谨慎的机构,强大的银行和管理良好的金融创新者将在新的规定下适应并发展。

  另一方面,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认为,美国金融改革只是隔靴搔痒,而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首席执行官康拉德·沃德斯泰德更是直言美国金融改革并未治本。著名投资人索罗斯上周五表示,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将对银行系统施加新的监管,但是银行还未恢复到足以应付这些监管的程度。而反对派则表示,该法案会限制信贷、打击银行业,进而可能会威胁复苏;而这份法案所带来的政府权力的扩张,甚至可能伤及美国经济的根基。阿拉巴马共和党参议员谢尔比说,该法案是一份长达2300页的立法怪物,扩大了无效官僚机构的范围和权力。美国证券协会执行官汤姆22日表示,由于对衍生品的最新限制等于也限制了把贷款打包再出售给外部投资者的证券化市场,因此新的改革法案将增加借款成本,可能会导致现已缩水的资产化债券市场进一步萎缩。

  “这份法案主要是针对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在监管方面漏洞和缺失进行体制上的调整,对银行原来没有纳入监管体制的产品和行为加以规制;此外,它还设置一个保护消费者的专门机构。”曾刚对记者表示,这对未来整体风险防范、消费者保护都会有所帮助。从整体来看,这份法案是美国针对以前过度发展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回归,促使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回归本源:围绕实体经济和微观主体发挥更大作用,而不是片面追求短期账面利润等。但这种金融监管变革仍旧是在原有框架下所做的调整和完善,并未动其根本。

  曾刚还表示,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同,立法着眼的是长期效应,因而这份法案在短期内对美国金融业的影响将较为有限。“各国立法是与国情紧密相连的。”他还指出,对于美国来说,其金融业的部分金融创新可能已过头了,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创新可能还处在发展不足的阶段。从一定意义上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并非树立了一个“典范”,各国应当按照自己的国情来制定金融监管规则。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