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穆迪或遭SEC起诉 股价逆势跌至7个月低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 03:25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欧洲债务危机一次次掀起“高潮”,与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无疑有很大关系。这样的情形已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在欧洲多位领导人出面严词抨击后,美国证监会(SEC)日前也对评级机构涉嫌违规展开调查。

  10日,在美股创下一年来最大涨幅当天,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的股价反倒大跌6.8%,创下7个月新低。此前,穆迪公布,已接到SEC寄出的“威尔斯通知”,后者往往是民事诉讼的前兆。

  已收到“威尔斯通知”

  根据穆迪5月7日发布的公告,公司已在3月收到SEC发出的“威尔斯通知”。SEC在3月18日通知穆迪公司,称后者的信用评级过程可能招致诉讼。穆迪称,触发SEC对其采取行动的原因在于,公司内部的调查发现有一名员工违反了一项评级政策。

  “威尔斯通知”通常是民事诉讼的前兆。如果SEC考虑对某家公司或个人提起民事诉讼,就会向其发出“威尔斯通知”,以给后者留有辩解的空间和时间。但收到这一通知并不一定意味着正式的遭起诉或是被发现有违规行为。

  穆迪公司辩解说,一名员工的违反规则,并不意味着公司制定的相关政策本身是错误和具有误导性的。公司已向SEC提交了相关的解释文件。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穆迪的辩解未必会阻止当局采取进一步行动。因为在寄出“威尔斯通知”前,相关公司往往已经和监管层经过多个回合的讨价还价。

  受到上述负面消息打击,穆迪的股价周一逆势大跌1.59美元,收报21.77美元,为自去年10月7日以来的最低点。盘中一度大跌12%。今年迄今,穆迪的股价已累计下跌19%。

  穆迪的大股东——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已从去年7月开始先后7次减持该公司股份,最近一次减持在3月份披露。

  呼唤“超主权”评级机构

  穆迪股价大跌也拖累了其他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的母公司麦格劳希尔股价周一收盘大跌3.7%,至29.15美元,创去年11月4日以来最低点。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评级机构就成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而随着最近欧洲债务危机升级,这类有着潜在影响力巨大的机构再次遭到不少人诟病。

  上周末在欧美各国紧锣密鼓商讨拯救希腊和欧元区的过程中,评级机构的角色也再次引起各方关注,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发出联名信,要求就评级机构评估政府债券及公布决定的方式展开审查。

  连来自三大评级机构故乡美国的盖特纳及其前任保尔森也看不过去,后者在近期美国调查金融危机起因的听证会上表示,评级机构是问题的一部分,应该削弱它们的影响力。不少人认为,这轮信贷危机的进程证明,评级机构在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当中享受了太多权力,是时候考虑削弱这些机构对债券市场的支配。

  穆迪再“威胁”希腊

  在全球市场影响力日益扩大的评级机构,居然全部来自一个国家,这也是令许多人担忧的一个原因。为此,一些欧洲官员建议,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评级机构,后者可以在IMF的领导下运作,可以划分为国家评级和民间产业评级两部分。

  “债券天王”格罗斯上周撰文称,大型的信用评级机构已经不再像以往那么有用。不过他也表示,对一些投资者来说,大型评级机构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只是要施以更严格的监管。

  调查归调查,穆迪公司还在继续履行其评级的“职责”。周一,在欧盟、IMF和西方各大央行共同出手救市之后,穆迪公司表示,可能在未来一个月调降葡萄牙的主权债信评级,而希腊的评级则可能被调低至“垃圾级”。

  希腊的评级如果降至“垃圾级”,等于降了至少四级。穆迪在还警告称,主权债务危机“前所未有”,并表示危机已由希腊扩散至信用状况略好的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分析师表示,相比穆迪常规的主权债信评级实践,上述做法有些非同寻常。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