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
“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是世界的两大主要文化支柱。发展希腊和中国的经贸关系是两国共同的兴趣点,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希腊副总理奥多洛斯·潘加洛斯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虽然希腊深陷债务危机,但潘加洛斯一直表示希腊“绝不能在(上海世博会)这场国际盛事中缺席”。因此,虽然上海世博会希腊馆的预算此前因危机缩减了40%,但“五一”开园式当天,希腊信守承诺,顺利开馆。
很显然,即使正面临本国退休金、公务员工资削减所引发的震荡,希腊政府也绝不愿意在中国这个不可忽视的市场上丧失任何可能的机会。
“上海世博会将积极促进中国和希腊的关系。我看到很多希腊商人都来到了上海,希望能和外国同行洽谈,寻找机会。”
寻找机会,这可能是希腊在危机下坚持参展最重要的理由。
欧元贬值吸引中国游客赴希腊
主持了希腊馆开馆仪式的潘加洛斯,一直在强烈表达他对世博主办方中国的感谢,以及对更多的中国游客和投资者前往希腊的盛情邀请。“他们对文化感兴趣。他们不酗酒,不裸奔,不像其他欧洲人。”潘加洛斯甚至对中国游客这样不吝赞词。
这样的急切邀请背后,是希腊政府对庞大的中国旅游团涌向希腊、重启希腊经济增长引擎的希望,因为债务危机已使希腊旅游业遭受重创。
据官方统计,旅游业对希腊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接近18%,是希腊经济的支柱产业,解决了希腊85万人的就业。但据中国驻希腊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程大雁参赞介绍,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希腊的豪华游轮服务预订量比上年下降了90%。
虽然经济低迷阻挡了希腊人跨出国门及很多欧美游客前往希腊,但数据表明,希腊危机至少并没有阻止中国人的旅游热情。据希腊华人旅游联合会介绍,每年去希腊的中国人都在增多。希腊国家旅游组织(GNTO)表示,希腊旅游产品在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需求状态。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欧元贬值,中国游客去希腊旅游的成本大幅下降。GNTO相关负责人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游客前往希腊进行旅游消费,今年年初报名的人很多。”
这正是潘加洛斯最乐意看到的。他说:“我们看到每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希腊来,而且这些游览过希腊的游客对我们的评价都很积极。我们也要积极适应中国游客近年来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机会。”
实际上,就在上个月,希腊政府宣布,为吸引廉价航空和国际包机运送更多的游客到希腊度假,今夏除雅典国际机场外,所有希腊机场都免除飞机的起降费,冬季则减免50%。
中希海运合作空间巨大
海运!海运!除了旅游之外,这个词也被多位访华的希腊官员和商业组织领袖时常挂在嘴边。
这是因为,虽然振兴旅游业对希腊经济尽快复苏至关重要,但是年产值占GDP 70.7%左右的希腊服务业中,还有另一个支柱产业,那就是海运业。在这些四处寻找投资伙伴的希腊官员和企业看来,这是中希合作又一块空间巨大的领域。
截至2008年6月,希腊的船东共计758家,拥有船舶4545艘,总载重吨位达2.22亿吨,其中万吨轮3019艘,平均船龄18.4年。希腊船舶数量占全球总量的8.7%,运力占全球总量的16.4%。
尽管近年的债务危机重挫希腊海运业,但这个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商船队的海运强国,也并非说“沉”就“沉”。直至今日,在装运量和商业船只拥有数量上,希腊仍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位置。希腊船主们控制着全球20.1%的油船及18.55%的散装货轮。
而作为世界最大出口国的中国,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希腊海运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早在1996年,希腊就成为第一个和中国签署双边海洋协定的欧盟国家。根据英国《劳氏公平年鉴》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10月,共有381张希腊船只的订单发往了中国的造船厂,总吨位数达到2800万载重吨。
此外,中远集团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务局也在去年10月签署了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的接管协议及附件,正式接管该港2号和3号集装箱码头。
不过,希腊政府对吸引中国投资的态度完全是“多多益善”。潘加洛斯说:“我们认为这些投资进展很顺利,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可以在其他领域也开展合作项目,而不仅局限在运输领域。”
比如科技方面,“科技也是个很有趣的行业,我们在这方面的市场虽然很小,但我们很重视未来的发展。我们也有一些科技创新,希望能和中国在这方面合作。”
为希腊纾困只是开始?
潘加洛斯4月30日~5月2日访华的3天内,处处围追堵截的记者们最想问他的问题之一是:“此行是否请求中国购买希腊债券?”潘加洛斯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讨论了“两国经济关系”。
虽然面对世博主办方中国及中国游客时,潘加洛斯一直热情洋溢,但每当话题转向债务危机和欧盟时,潘加洛斯的语气就会变得强硬和尖刻。
4月30日,被问及对欧盟救援计划有何预期时,潘加洛斯这样回答:“其实这不能叫‘救援计划’,因为这不是‘救援’。我的意思是希腊需要一笔资金,但我们并不是要求别人给我们钱,我们需要的是担保,我们会保证这笔资金得到正确的支配。”
但潘加洛斯说出此言仅仅3天后,5月2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希腊的1100亿欧元救助方案正式出台,而希腊政府也最终没有如潘加洛斯所言那样强势到底,而是在5月6日通过了政府与欧盟、IMF签署的财政缩减计划。
根据该计划,希腊承诺在未来3年内采取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削减财政预算300亿欧元,保证到2014年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从目前的13.6%降至欧盟规定的范围内。
同时,希腊政府也在本月9日最终敲定此次国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之一——退休金改革方案,该方案包括了政府将强制工人延长工作年限,同时将希腊男性与女性的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65岁。
虽然这些承诺最终换来了欧盟对希腊迟来的挽救,但即使在欧盟和IMF对希腊的1100亿欧元救助方案出台的当天,欧洲国债市场还在继续恶化,更不用说聚集在希腊国会大楼外示威游行的大批工会成员给希腊政府施加的压力了。
被问及对希腊未来是否担忧时,潘加洛斯也坦陈:“我们要花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人民收入会下降,尤其是公务员会停止加薪,这会带来政治上的困难。”
“希腊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这也是欧盟自身的问题。葡萄牙、西班牙……这些国家也有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审视欧元区的体系是否完善,因为当前的全球金融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如果投机者打击我们的市场,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团结在一起,一起面对挑战。”潘加洛斯说。
但是,要把这些话落到实处并不容易。即使是好不容易达成的这1100亿欧元救助方案,奏效与否也还受到多方质疑。更何况,正如潘加洛斯所言,问题更出在整个欧盟身上。除了迫在眉睫的危机及欧元区改革外,如何让差异巨大的国家结合在一个体系内,是欧盟在未来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也许,正如《金融时报》的评论所言,努力帮希腊纾困仅仅是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