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庆
沪深两市周指数四连阴,上一交易周(4月26日至4月30日)再度以中阴报收。沪综指和深成指上一交易周分别下跌了3.79%和4.62%,两市的基金指数分别下跌了1.68%和2%。
涨多了就跌,跌多了必涨,股市从来没有脱离过这个运行轨迹的时候。由于中小盘股上一交易周的集体跳水,中小盘基金成重灾区,净值缩水严重,而大盘基金的净值增长相对就好一些。单个基金方面,开盘交易的36只封闭式基金中,6只上涨,30只下跌,基金裕阳表现一枝独秀,上一交易周上涨1.7%,下跌基金方面,基金同益跌幅最大,全周下跌4.4%。
可是,五一期间最值得人们关注的,不是沪深两市的四连阴,而是远隔万里的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东会。有3.5万人,从世界上的不同地方,赶赴美国一个名叫奥马哈的小镇,只为参拜一个名叫巴菲特的79岁高龄的老人,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在北京时间5月1日21:30至5月2日4:30举行,其中,巴菲特与股东们5个小时的问答时间,是无数价值投资者的一大盛宴。当现场有投资人问巴菲特有什么问题让他感觉很惊奇没人问时,巴菲特回答说,他会问公司是否会把赚来的钱,拿来再次高效率地投进公司。巴菲特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内部赚到的钱不可能100%用作资本。这有限制,关键是数目太大。”
很显然,没听见巴菲特说伯克希尔会分红,哪怕是将来的某一天。因为在巴菲特的心里,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就没有“分红”这两个字。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每股高达近10万美元,而伯克希尔却仅在1967年向股东支付了上市后首次也是唯一的红利——— 每股10美分。因为巴菲特相信,他的钱用于投资比放在银行里要划算,当然他并不强迫股东们这么做,如果哪位股东不愿意,完全可以随心而动,从伯克杀尔赎回自己的投资。
在A股市场上,见惯了不分红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中的“铁公鸡”屡见不鲜,远的不说,单从今年年报来看,有126家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既未派现又不送转,哪怕业绩持续大幅上涨,上市公司却依然捂紧腰包。然而,由于“分红门”事件的发生,基金们都“自觉自愿”地开始分红了。今年以来,无论从分红金额来看,还是从分红基金的数量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分红总额超过了600亿元,比2008年的380亿元分红还多200多亿元。
上市公司的分红与基金的分红有着本质的区别。基金分红对于普通投资者并没有实际意义。实质是把基金中可分配收益的一部分,以红利方式分给了投资者。由于分红后会自动除权,因此持有人的总资产并不会因为分红而有变化,换句话说,基金分红只是投资者将盈利从基金净值这只“左口袋”搬到了自己的账户这只“右口袋”而已。如果投资者刚刚被现金分红,就赶上股市大涨,那实际上就错失了良机。当然,现金分红有一个好处,就是规避风险,但这其实可以通过赎回相应的基金份额来实现,同样能达到现金分红的效果。而现金分红之后,如果投资者再把这部分现金购买基金,又要支付申购费用,对基金投资者来说,分红并不合算。
对于偏爱分红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选择分红基金,譬如,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等,就是典型的分红式基金;也可以选择投资固定收益类债券型基金,如2009年分红次数最多的富国天丰,分了11次红。
一个事实是,如果基金持有者要求分红,对基金管理人而言,就要卖出股票,换来资金以备分红,这势必加大股票市场的震荡。而频繁的卖股、分红,又会催生基金经理的投机心理,不利于基金的长期管理和运作,到头来,受损的是基金持有人。
如今的A股市场上,不分红的上市公司“铁公鸡”太多了,而不分红的基金公司却少得可怜。两三年前,上投摩根明星基金产品的上投阿尔法不分红,它的净值表现曾连续较长时间保持在同类基金产品的前列;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也是分红不多的基金产品之一,它的净值表现也是有目共睹。什么才是对投资者最好的回报?不是频繁的分红,而是实实在在的净值增长。
截至上周末即4月30日,目前A股市场上的所有基金中,只有华夏大盘精选一只基金的净值超过了10元,作为基金持有人,我们不需要分红,我们需要基金的高净值。正如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一样,可以不分红,只要股价连年上涨,甚至涨到10万美元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