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香
4月28日,希腊与德国10年期公债利差在欧洲市场最高扩大至847个基点,此前一天,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债信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别,引发外界再度升级对希腊债务危机的忧虑。
已然背负沉重压力的欧元再受打击,欧元兑美元28日触及1.3143美元的一年低点且一直徘徊在该水平附近,英镑亦受到连累下跌,美元指数则蹿升,一度升至11个月高点82.498。
实际上,在4月11日欧盟宣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手向希腊提供450亿欧元紧急贷款后,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回落48个基点至6.67%,与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息差亦收窄49.5个基点至349个基点,欧元兑美元则上扬0.8%至1.3603美元。
加拿大皇家银行全球研究部研究员刘杰表示,目前欧元区国家并未对希腊的救助款达成一致,德国态度的“转变”显然使得整个救助计划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引发市场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内银行已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中国的银行都未持有希腊债券,只有中国银行截至2009年年底持有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各类机构发行的债券共70.2亿元。
德国态度是关键
去年10月初,希腊政府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普和穆迪随之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欧盟的成员国,希腊急切地希望得到欧盟救助,但这一提议遭到德国的多次反对。尽管希腊提出了大幅削减财政支出的计划,但远水难解近渴,2010年就需要筹集540亿欧元偿还到期债务。受到债务违约忧虑拖累,希腊国债收益率亦节节攀升,欧盟内部其他一些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如葡萄牙和西班牙亦受牵连。
3月25日欧盟峰会召开期间,德国立场有所软化,各成员国终于就联手IMF救援希腊达成口头一致,但这一口头承诺并未能降低投资者对希腊国债的避险情绪,因此3月29日、30日的希腊中长期国债发售中,认购率仍逐次下降,收益率则逐次上扬。
经过与IMF的多次磋商,4月11日欧盟宣布向希腊提供时效为3 年,规模为300 亿欧元的紧急贷款,利率根据IMF 的贷款公式设定为5%,远低于目前市场的3 年期希腊国债利率6.98%。IMF 也随后发布声明,将参与贷款的发放,规模约为150 亿欧元。
尽管此前已通过发债筹集180亿欧元,但希腊5月19日又有85亿欧元债券到期,而市场发债成本让政府越来越难以承受。迫于巨大的偿债压力,希腊于4月23日正式请求启用欧盟- IMF救助计划。
然而,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首先必须看到其财政削减计划,并称在“附加条件”得到满足前,她不准备签署援助希腊的支票,令希腊危机骤然升级。
跌入“垃圾级”
标普旋即下调希腊评级。27日,其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BBB+”降为“BB+”,短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2”降至“B”,评级展望定为负面。这是自欧元开始使用以来,第一个欧元区国家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评为“垃圾级”。
标普声明还称,如果希腊出现债务违约,其债券持有人可能将面临高达2000亿欧元的损失。由于希腊国内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国债,当天希腊国民银行、欧元银行、阿尔法银行和比雷埃夫斯银行的信用评级也被下调。
情势急转直下,希腊2年期国债收益率27日一度蹿升至19%,5 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利差飙升至824 个基点,欧美股市狂泻,商品价格暴跌,传统的避险资产美元、美国国债和黄金价格则大涨。
“三级的下调从信用评级角度来看是非常显著的,而更为重要的是“BB+”已经是垃圾债券的范畴了,很多投资者被迫抛售其投资组合里的希腊国债,导致CDS 飙升。”刘杰表示。他曾经是美国标准普尔企业信用评级师。
据外媒报道,一位不公开姓名的欧盟官员透露,欧元区国家领导人计划于5月10日前后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会晤,希望在5月19日希腊国债到期前敲定援助事宜。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市场仍将经历一段动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