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选之后 美国或向左转(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03:49  第一财经日报

大选之后美国或向左转(2)
“改变”是今年美国大选的主题词之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变蓝”≠“向左”?

  “美国的政治气候一般是顺应社会大趋势的变化。”贾庆国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介绍,民主党的政治纲领本身具有多大的作用,要取决于它与美国社会的大趋势是否契合。假如人心思变,那么奥巴马的政治纲领就容易变成现实;反之,如果美国社会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上层是否发生“变革”还很难说。

  然而,美国的政治版图似乎正在“变蓝”(民主党颜色)。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发布的大选投票前最后一次民调数据显示,在可能参与投票的选民当中,奥巴马支持率为53%,麦凯恩为42%,奥巴马大幅领先11个百分点。而另一组3日公布的民调则显示,在可能投票的选民当中,奥巴马支持率领先麦凯恩7%。

  然而,“变蓝”是否意味着“左转”?受访专家表达了不同意见。有关专家表示,美国选民“变蓝”原因有三:第一,布什当政的8年不受美国选民欢迎;第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美国选民对现实不满,并部分将麦凯恩与执政者相连;第三,奥巴马很有个人魅力。“这些恐怕和民主党的纲领本身关联度不高,也难以判断美国社会是否‘向左转’。”贾庆国教授表示。

  “边缘人”效应

  再换一个角度看,“向左”的趋势则显得更为明显一些。倪峰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奥巴马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支持率,是因为他把‘边缘人’都调动起来了。”在“边缘人”群体中,最巨大的群体是年轻人,他们本来对政治不感兴趣,但奥巴马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年轻人”,他动员了很大一批年轻人。另外就是少数族裔,原来黑人投票率很低,无论此次大选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黑人的踊跃程度远远超出了以往。

  有数据部分支持了这种观点。美国选举专家和两名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都认为,今年美国大选投票率有望大幅提高。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大选日投票率将达64%。美利坚大学美国选民研究中心则预测,今年美国大选投票人数有望达到1.35亿,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届;投票率可能接近65%,是196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1960年的投票率“高点”部分是拜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肯尼迪所赐。当时的舆论大多偏向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并不看好肯尼迪。但肯尼迪却通过他的政治纲领和他独特的个人魅力,把很多本来不积极参与政治的“边缘人”动员起来——当时包括黑人、妇女、低收入者甚至同性恋群体,使那届选举成为到目前为止投票率最高的一届。而“边缘人”的政治参与也将肯尼迪本人推上了总统宝座。“本届的选举也有一种趋势,那就是下层比以往任何大选年都更为活跃。” 倪峰教授表示。而很多近距离观察美国大选的人士则对奥巴马阵营中那些热情的义工和年轻的支持者留下深刻印象。

  民主党尽收白宫与国会?

  拥有立法权的国会亦当成为是否“向左”的重要指标。在目前的情况下,国会选举似乎比总统选举更没有悬念。几乎可以肯定,民主党人将拿下国会的多数席位。

  有分析人士指出,若奥巴马获胜,在国会多数的护航下,他可能会通过一些比较偏“左”的法案,比如全民健保法案。但是,在退休金和医疗费用已经占据美国政府支出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奥巴马的健保承诺,可能会给后续政府留下更大财政赤字黑洞。

  那么,若真出现了民主党人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情况,美国是否会更多地实行类似欧洲“福利国家”的比较偏“左”的政策?受访专家表示,国会投票体现的是美国选民的意愿。贾庆国认为,目前没有看出美国选民对政府干预态度出现明显变化。倪峰则说:“现在,‘向左转’的苗头显然是有了,但是否会像里根时代一样,整个扭转了过去的势头,还不能过早下结论。” 倪峰还认为,在总统和国会的关系里,跨党投票这种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并不是按照党派的划分来进行投票。而奥巴马作为一个“后来者”,在经验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能不能建立对国会民主党人在议题上的主导能力,还需要观察。

  另有受访专家表示,其实在美国“向左转”之前,左派早已经“向右转”了。“在最近30年的‘右行’时期,民主党的纲领很多也是借鉴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彭晓光对记者表示。张立平则认为,美国选民现在越来越成熟,趋于理性。“近年来,美国在新保守主义的影响下‘向右’走得太远了,现在出现了一点‘向左摆’的苗头。不过,也不能太期望‘左’的力量的回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