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营报: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加注中国(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8日 07:55  中国经营报

  案例追踪一 克莱斯勒腹背受敌:中国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本报记者 周树远北京报道

  出售蝰蛇品牌提升核心业务、力推三款全新电动车、加快与中国两个伙伴的合作谈判进度……在美国金融危机风暴席卷而来之时,克莱斯勒正试图用组合拳的方式来改变其在中国以及全球市场的不幸遭遇。

  行动:出售品牌

  日前,克莱斯勒公司宣布,该公司正在对道奇旗下蝰蛇品牌进行战略评估。“鉴于目前公司正全力以赴提高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所以有必要对旗下品牌资源进行战略调整。”克莱斯勒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

  “有3家投资公司对收购蝰蛇品牌感兴趣。公司方面正在为蝰蛇品牌考虑各种可能的战略选择。”克莱斯勒总裁鲍勃·纳德利似乎并不掩饰蝰蛇品牌即将脱离克莱斯勒体系的信息。至于出售蝰蛇品牌的主要目的,克莱斯勒方面称,目前他们要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4款2009款新车型上,包括旅程(Journey)小型厢式车、挑战者(Challenger )运动型轿车、巨蜥混合动力SUV及新款道奇公羊皮卡等核心战略车型。

  蝰蛇品牌的生产线位于美国底特律Conner大道组装厂,与克莱斯勒其他品牌分开,独立运营。该品牌最早于1989年推出一款概念车,并在当年的底特律车展上亮相,量产车型于1992年上市。虽然,克莱斯勒给出的出售理由比较含蓄,但据记者了解,在2008年前8个月,蝰蛇累计销量只有682辆,出售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有通过出售蝰蛇品牌,克莱斯勒才能获得新业务发展所需资金。“美国金融界的震荡会对美国整个经济产生影响,最终一定会报应到企业身上。”克莱斯勒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墨斐说。而克莱斯勒总裁鲍勃·纳德利更是明确表示,蝰蛇是克莱斯勒的经典品牌,“对该品牌进行战略评估主要是为了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实现运营目标。”

  押宝:电动汽车

  单靠一个出售举动显然无法将克莱斯勒拖出泥潭。近日有传闻称克莱斯勒正在考虑申请破产保护,虽然克莱斯勒出面予以否认,但毫无疑问,克莱斯勒的困境已日益严峻。

  克莱斯勒去年亏损16亿美元,2008年前4个月经营亏损约为3亿美元。这些信号都让市场和机构怀疑克莱斯勒的资金链正面临断裂危机。因此,这个秋天,克莱斯勒必须继续播种新希望

  9月24日,克莱斯勒宣布与其ENVI机构(属于克莱斯勒的内部机构,ENVI的组建旨在重点开发量产电动汽车及其相关先进技术,克莱斯勒电动汽车及增程型电动汽车的开发工作由ENVI机构主导)针对公司三大品牌——克莱斯勒、Jeep和道奇,推出三套全新的、以量产为目标的先进电力驱动技术。

  据了解,克莱斯勒将选择其中一款在2010年投产,推向北美市场,并于2010年之后推广至欧洲市场。不仅如此,到2009年,克莱斯勒还将向政府、商业、公用事业及克莱斯勒研发机构的车队提供约100辆电动汽车。鲍勃·纳德利说:“克莱斯勒、Jeep以及道奇三款电动汽车的推出,为我们揭示了汽车行业不久之后的未来,同时表明我们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的决心以及严谨的态度。”

  的确,业界也嗅到了这股弥漫在空气中的新能源汽车未来之战的味道。目前,中国新能源车的政策鼓励信号已经相当明确,各路企业也开始蠢蠢欲动。丰田、本田以及通用都已经向中国市场投放了混合动力车,而通用、福特、日产等一大批外资汽车巨头的电动车计划也都陆续浮出水面:2010年前后,将是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投产电动车的高峰期。

  “虽然通用目前在电动车方面走在前面,但将来克莱斯勒走得也不会比他慢。”克莱斯勒亚太区一位负责人说。墨斐则向记者表示,克莱斯勒应该更加关注他的未来发展走向。“在当前环境下,克莱斯勒更注重走国际化的路线,也就是本土市场以外的发展。我们正积极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中国:救命稻草

  中国,一个让克莱斯勒尝尽苦辣酸甜,却又欲罢不能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克莱斯勒就与北汽组成了中国第一个汽车合资公司北京吉普,但其生产的吉普系列车型在经过了几年的辉煌之后,却无奈的走下神坛。2004年11月,奔驰的加入让克莱斯勒在中国似乎又重获新生。但此后克莱斯勒的境遇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300C产品目前几近停产,铂锐销量也始终不温不火。更为严重的是,在去年奔驰和克莱斯勒宣布分手之后,克莱斯勒在北京奔驰中也被下了逐客令,退出北京奔驰已经成了时间的问题。

  但中国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仍让克莱斯勒心有不甘。继与东南技术合作生产MPV之外,克莱斯勒在去年跟奇瑞签订了小型车出口协议,目前他正在与其商讨成立合资公司一事。不仅如此,克莱斯勒还在与长城汽车频繁接触,商谈代工出口事宜。

  不过这一切似乎并不顺利,高调的奇瑞在与克莱斯勒的合资谈判中,接连提出包括所引进车型等新条件,使得并不阔绰的克莱斯勒陷入了两难;与长城的代工谈判在风风火火的高调宣扬之后,最近又没了下文。

  内忧外患之时,克莱斯勒再也坐不住了。“在戴-克全球拆分前,克莱斯勒在中国的商业模式宗旨是尽量降低制造商的风险,对资产和资源的投入非常限制,更多的是通过技术许可的形式,或者以零部件出口的形式,把零部件出口到这个市场,由这个市场进行组装和销售。”墨斐认为,现在不同了,“当前环境下,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双方实现优势互补。”

  美国金融风暴加剧了克莱斯勒的危机,逼迫其必须有所行动。但年销量几百辆的蝰蛇品牌能否化解克莱斯勒的资金渴求吗?电动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克莱斯勒能否挺过这段青黄不接的日子吗?奇瑞本就强势,再加上克莱斯勒的危机进一步加剧,它会放松合资条件吗?现在的克莱斯勒更需要时间来诠释。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