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生:抄底华尔街要学巴菲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 14:56  经济观察网

  网络版专稿 记者 邓美玲 9月24日,著名的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教授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经济的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中国尚未到达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地步。宏观政策仍需在审时度势中进行调整。

  而对于印花税单边征收政策,华生认为这只可能引发短期行情,对于长期走势没有根本影响,市场仍会自己寻找合理的估值水平。而对于抄底华尔街,华生认为可以适机进行,关键取决于购买什么样的资产。巴菲特或许是个好的榜样,他并没有买便宜的金融资产,他买的是受到金融风波影响的优秀企业。

  以下是访谈的具体内容

  经济观察网: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

  华生: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内外二方面,特别严重的是外部环境。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和年初更加严峻。现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一个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它不仅影响到美国而且波及到全球。但是现在它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冲击有多大,将持续多长时间,现在都还不明朗,这就增加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我们现在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及其它债券,它们都是以美元形式存在的,现在的危机首先影响到了这些美元资产的安全性。如果这个危机进一步恶化,实体经济出现大幅度的衰退,那我国的进出口就会受到大幅影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对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所以从这两方面来看,现在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国内,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通胀水平有所下降,但是这并不表示着我们可以放松对通胀的警惕了。现在一些生产资料价格及工业品出厂价格仍然处于继续上升的状态,而我国以能源为代表的资源产品价格又严重扭曲而且是朝低的方向扭曲。从这个方面来看,通胀的潜在压力并没有得到放松。

  此外,我们现在说要节能改排,保护环境,要求调整能源资源产品价格,这些都会对通胀造成压力,我们现在依然面对现实的潜在的通胀的中期压力,不是短期的。

  经济观察网:国家的宏观政策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您如何看待这个政策转变?

  华生:国家政策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正是反映了我们国家正面临着两难局面。一方面,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并没有放缓。虽然CPI的数据一直在往下走,但如果我们国内的能源价格没有被严重低估,那么这个往下走的数据就是一个很大的缓解。但事实不是这样,现在价格改革迫在眉睫,中央也重视这个问题,因此通胀不能放松。

  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增长遇到了一些困难,出口大幅下降,相当多的企业产能下降甚至一部分企业倒闭。

  我们现在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环境、食品安全、以人为本的生命保护、劳动保护保等各个方面,很显然这些对经济增长来说会带来一些成本。

  经济观察网:您觉得当前的宏观政策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有没有偏重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