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雷曼事件或波及中国写字楼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 00:2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杨丽萍

  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收购,与商务活动紧密相关的写字楼市场会否萌生变数。

  “今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会有一个大的调整,当然,也包括写字楼市场。”9月24日,北京戴德梁行投资部董事叶建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指出,如果全球金融危机继续恶化,对我国写字楼等公建市场的影响或将在明年年初至年中显现。

  需求放缓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的共识是,金融风暴将使国内写字楼需求暂时放缓。

  “最付得起租金的就是金融业,但此次金融风暴在毁掉投行的同时,也让金融业进入了寒冬,如果继续深化,这种影响还会从金融业传导到其他行业,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企业业绩下降、裁员,企业进一步扩张的步伐放缓,办公场所的新增需求将受到较大冲击。”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陈立民坦承了自己的悲观情绪。

  李文杰也透露,上周末,北京中原地产写字楼部专门开会讨论,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客户需求正在放缓。

  根据陈立民的观点,需求放缓,就意味着空置率上升,未来写字楼有可能减租减价。“我认为最先受到影响的将会是甲级写字楼。”

  “出于成本考虑,部分企业会从租金较高的城市核心区域的甲级写字楼搬至租金较低的写字楼,反过来,核心区域的甲级写字楼为争取客户回流,或将降低租金。”陈立民甚至笑言,“结果中介赚钱了。”

  但北京高力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高级经理谢靖宇认为,“核心地段的甲级写字楼在未来市场上仍然会是上扬态势,好东西为什么要降价。”但他也谏言,在目前市场不稳、银根紧缩政策不变、供应增量加大、企业面临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建议这些业主抓住机会出售手中的写字楼,以规避后期的招商困境和经营难题。

  陈立民指出,目前已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写字楼影响较小,而那些入住率还比较低的新建写字楼将面临考验,“可能会过一段苦日子。”

  记者从相关顾问机构得到的资料显示,北京2009年新增写字楼将超过90万平方米,量大加上供应时间大多集中在上半年,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就区域而言,陈立民则认为,在上海,浦东供过于求,浦西供求则相对紧张,“浦东的租金压力会比浦西大。”谢靖宇指出,北京CBD和金融街的甲级写字楼租金将仍然坚挺。“燕莎区域表现相对要弱一些。”

  记者得到的数据也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燕莎区域写字楼空置率从14.83%上升至18.72%。

  当然,需求放缓还表现在外资投资机构的持币观望上。

  谢靖宇透露,“我所接触到的一部分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美国投资机构,对中国未来的投资力度都有所放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