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食雷曼不完全指南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 0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之前两天,总部在英国的巴克莱公司刚以13.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雷曼有限公司(LBI)的核心资产,并将雷曼的9000名优质人才纳入麾下。

  对于巴克莱来说,本次猎食雷曼,或许是一宗很划算的买卖,如果仅仅从帐面上来看的话。通过本次交易,巴克莱取得了雷曼474亿美元证券资产,以及455亿债务。两相减除,巴克莱还获得了近19亿美元的帐面收益。而巴克莱付出的只是13.5亿的现金。

  在17日在伦敦召开的电话会议上,与会的其它投行分析师纷纷祝贺巴克莱的这笔“合算”买卖。

  9月20日,在南区法院最后批准的重组计划中,巴克莱除吞下雷曼有限(LBI)的部分北美业务以外,还收购了雷曼加拿大、雷曼乌拉圭、雷曼Sudamerica公司,以及雷曼旗下针对高净资产个人客户的“私人投资管理”业务。

  但是Eagle Energy却被巴克莱又“吐”了出来。或许因为潜在风险过高。

  “巴克莱CEO John Varley 的精明手法与雷曼总裁,CEO理查德·富尔德的初衷背道而驰。理查德?富尔德曾坚持要将雷曼最坏的产品最先卖出去,但是投资者们却不会傻到去吞下雷曼的高风险资产——除非得到美国财政部的担保。

  正是因为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不愿提供相关担保,巴克莱曾一度退出对雷曼的竞购。等到雷曼无法获得美联储的支持而轰然倒下,不得不进入破产重组保护程序的时候,手握现金的收购者和手握债权的债主,对于如何切割雷曼的资产,就有了足够的话语权。

  因此,巴克莱又闪电般的杀回,而且出手又准又狠。因为他们已经在先期的谈判中做了72个小时的审慎调查。

  “我想我们是最早做好准备的一家公司。因为我们在审慎调查中已经研究了他们的资产账簿。所以我们最先向南区法院提交了重组方案。据我所知,没有其它的竞争对手同我们一样快速。” Varley在电话会议中说。

  另一个出手极快的,是日本野村证券。9月21日,日本野村证券在香港宣布,将会买下雷曼在亚洲的业务。这次交易将包括雷曼在日本和香港的两个地区总部,涉及到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业务,共计3000名雷曼职员将戴上野村证券的徽标。

  亚太地区业务曾是雷曼盈利的主力,在2007年12月到2008年8月间,美国和欧洲分别报亏了10.2亿美元和5.8亿美元,但是亚太地区业务净收入13.9亿美元,基本弥补了亏损。

  据美联社援引内部消息人士的说法,本次收购的价格在2.25亿美元左右。但是野村证券拒绝对此项交易做任何的官方评价。所以野村证券以怎样的条件吃到了这块肥肉,目前还是商业秘密。

  9月23日,野村证券又出手收购了雷曼的欧洲业务。同上次出手一样,未公布具体细节。但是据野村证券的声明说,此次收购未包含任何“交易性资产”和“交易性负债”。据第三季度雷曼兄弟财报数据,欧洲业务所带来的40亿美元风险资产,仍在雷曼自己手上。野村证券再次成功火中取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