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流的华尔街人才 你用不用(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0日 21:08  中国经营报

  谁想回到中国

  想回国发展的华尔街人,想得到机会更多的会亲自操盘,但更多的人不想回来,觉得美国经济会回暖,同时需要考虑子女教育问题。

  据了解,尽管现在诸多猎头公司及金融机构都加紧对华尔街人才的招蓦,然而能够在国内找到一份非常合适的职位的华尔街华人数量并不多,尽管面临着裁员、华尔街的大萧条等因素,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留在华尔街等待回暖。

  多数华人拥有良好的数学、工学、计算机背景,在华尔街的投行中从事整个金融投资链条的最后端,这在金融领域中是最复杂也是最核心的,由他们通过大量的函数计算建立数量模型,供中端研发、翻译成成熟的金融产品,再由前端的销售人员使用。“华人的数学背景能够很好地切入华尔街的金融市场,所以这部分业务几乎由华人垄断。”一位在华尔街多年的投行对记者说。

  尽管这项业务是整个业务的核心,但是却是最远离金融市场的“风口浪尖”,这些后端从事数据模型的华人在华尔街工作三四年都很难接触到前端的业务,甚至不知道操盘手是如何放贷,新产品的交易具体如何做。

  而出现了诸如次级债危机等事件,这个部门也往往是被裁撤最多的。

  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工作性质等因素,目前华人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上升空间相对有限,很多人遇到了职业天花板,业务层面接触不到更多的产品,他们希望能够在国内实现这些“复杂的操盘手”工作。

  而回国后,这些在华尔街工作多年的人对国内的人脉关系积累不足,对于行业的潜规则了解不多,这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然而有些人在国内还是很容易找到可供其发挥的巨大舞台的,有过超过15年以上的金融市场工作经验,操作过总价值上千亿元以上的风投项目实战背景的人非常抢手。“我们看好的不仅是他的背景、实战经验,对于华尔街各投行之前的客户、人脉网络等,是很多初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所不具备的”。

  而这些人,能够被说服回到中国的非常少。“其实找到适合客户的人在华尔街有很多,拥有15年以上金融市场工作经验的人,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业发展问题,涉及到整个家庭。”科锐国际副总经理刘峰介绍说,在美国拥有一份不错收入的“华尔街华人”,他们已经习惯了妻子在家当全职太太,膝下的儿女大一些的已经进入到了学校教育阶段,他们从小接受美国的语言与环境教育。独自回国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举家搬回中国,子女的教育就很成问题。

  “在这些人眼里,华尔街市场就像过山车一样,总有高潮有低谷,现在正是低谷,即使暂时失业,也不会有太大的生活困难,金融市场很快会回暖,重新拥有大批职位供他们选择。”

  供需两层皮

  从目前看,尽管国内众多金融机构对华尔街人才非常渴求,但事实上,双方能够找到匹配度比较高的情况还并不多见。

  “目前国内的金融产品非常单一,多数还都是围绕股票交易为核心开展投资业务,这样的业务在华尔街50年甚至100年前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回流的华人们更多的希望接触到一些新的金融产品。”高洁对记者说。

  但是中国金融产品单一的局面不是哪几个机构就能够解决的,由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中国的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目前正积极反思危机的原因,放缓对金融衍生品的推出。

  “产品单一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导致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链条非常短,而业务的复杂程度远没有华尔街那么复杂,无论从丰富性、广泛性还是深度上,都不能满足华尔街人的需求。”

  这是高洁几次去美国与当地华人沟通后得到的结果,她分析认为,金融行业这个靠实战积累经验的行业,国内无法提供岗位供其发挥,几年后华尔街积累的复杂业务经验渐渐荒废,这是她和华尔街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这个问题改变起来还有些难度。

  供需双方匹配度不高除了薪酬方面的落差外,袁凌梓还介绍说,“从管理的软环境来看,尽管目前中国的金融企业做了很多内部的组织变革,越来越市场化,核心关键人才的管理方式、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但对于从华尔街回来的人,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跟他们的想象、习惯仍有很大的差异。”

  在一家投资机构中,“海归”带着10几名国内人员共同为未来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做着必要的准备,然而团队中的争吵却不断。

  “海归人员的思路非常好,给团队带来了很多新思路,但是他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潜规则方面了解得还不够。”人力资源经理如是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