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的店堂设计与众不同,它创造了遍及全美的统一外观,同时每间店堂的设计又不失自己的风格。”王唤明表示,“星巴克利用风格来体现美感,当顾客看到的、感觉到的、体验到的东西和谐地糅合在一起时,他们就会被这种美感吸引。”
当然,真正让星巴克风靡全球的因素在于它的服务。王唤明表示:“星巴克在对顾客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将咖啡产品的生产系列化和组合化,根据不同的口味提供不同的产品,实现一种‘专门定制式’的‘一对一’服务,真正做到真心实意为顾客着想。”此外,星巴克十分注重与员工的关系。在舒尔茨看来,星巴克的“成功完全建立在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因为员工的积极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顾客的体验。因此在星巴克的内部,往往会给员工期权,并把员工称为“合作伙伴”。
但是,随着星巴克的飞速扩张,在一些繁华的商业区,新开的店面和原有的店面形成竞争;扩张过快导致店面设计粗糙,失去了“第三个场所”固有的温馨气氛;相应地,星巴克的服务质量也在下降,顾客大量流失。
对此,今年1月份,舒尔茨不得不重新出马救火。除减店和裁员计划外,舒尔茨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寻找灵魂”。“我们必须照照镜子,意识到是时候回归核心,并作出适当的改变以光复传统,以及找到我们所有人都具备的对于星巴克真实体验的热情。”舒尔茨表示。
重现辉煌仍未知
事实上,回顾星巴克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家成立于1971年的公司之所以在此前获得极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追求的独特文化,单就“星巴克”这个名称来说,在美国也是“小资”的代名词。1987年,舒尔茨斥资400万美元重组星巴克,并完全以自己的理念来经营,星巴克从此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1992年6月上市以来,星巴克已在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中东和太平洋沿岸37个国家拥有超过1.2万多家咖啡店。在中国市场,据了解,自1999年进入中国以来,星巴克已在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在内的大中华区开设了430多家门店,其中约200家在大陆地区。
在外界看来,星巴克成功的秘诀在于,一开始,这一品牌的市场定位便不是普通的大众,而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闲、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的富有小资情调的城市白领。在舒尔茨看来,星巴克不是那种随意撒网的街头小店,它开店的原则往往是在最黄金的地段,吸引的也通常是最讲究情调的顾客,“我们追求的不是最大限度的销售规模,我们试图让我们的顾客体会品味咖啡时的浪漫”。
写过《公司精神》一书的雅斯培·昆德也曾经做过类似的阐释。在涉及星巴克的内容时,雅斯培·昆德甚至用了“咖啡宗教”这一词语。“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据了解,在舒尔茨的掌舵下,长期以来,星巴克公司都一直致力于向顾客提供优质的咖啡和服务,营造所谓的“星巴克体验”。以至于一些白领一度把星巴克当做除家庭、办公室之外的“第三个场所”。
但随着疯狂扩张带来的顾客体验降低以及利润下降,星巴克还能否重现昔日的辉煌,仍是一个未知数。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